上海市推出新举措 6亿元算力券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时间:2025-07-30 05:35
小编:小世评选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部署,并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实施,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于2025年7月28日联合相关部门和区,正式发布了《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支持措施》。该政策旨在降低创新和创业成本,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致力于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6亿元算力券发放,促进企业发展
上海市计划通过发放6亿元算力券,强化算力调度的建设,系统性地支持企业在大模型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探索。政策规定,对于租用智能算力的企业,市级将提供最高30%的租金补贴,并推荐相关企业申报国家智能券补贴,作为额外支持,市区还将协同给予最长1年内、最高100%的租金补贴,鼓励更多企业加入人工智能产业的浪潮之中。
对自主智能算力设施的建设项目,将给予最高10%的建设支持,进一步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自主生态,为本地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提供坚实的后盾。
模型券、语料券双管齐下
除了算力券,上海市还将发放3亿元的模型券,支持调用云部署的第三方大模型API,或采用私有化部署方式的大模型应用主体。根据合同金额,相关企业将获得最高50%及500万元的补贴,激励更多企业尝试大模型的垂直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样化发展。
同时,市计划发放1亿元语料券,旨在加强公共语料服务的建设。对那些购买非关联方语料进行大模型及垂直应用研发的企业,市亦将给予合同金额最高30%、最高500万元的采购补贴,以进一步丰富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资源。
援助前沿技术创新
上海市将全力支持诸如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智能芯片、智能软件等关键前沿技术的创新,采用核定项目总投资的方式,给予最高30%及5000万元的支持。同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推动市级配套项目的申报,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的支持,极大地提升企业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积极性。
人工智能人才与生态建设
为培养和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上海市将在人才政策上进行量身定制,确保人才和团队在事业发展和资金保障上有稳定的支持。依托“人才+项目+产业”的协同支持机制,赋予人才在技术路线、团队组建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针对人工智能优质企业的人才,将实施专项奖励,个人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奖励,进一步鼓励人才流入。
对于在企业中表现突出的创新团队,政策还提供最高100万元的算力券、模型券和语料券补贴,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在人工智能小镇的建设方面,市区协同也将给予相关支持,努力形成高密度低成本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以促进更多创新型企业的产生。
资本引导与长期投资
为了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还提出要发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和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的引导作用,联合区级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推动早期、小额、长期的投资模式。支持优质企业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重点关注算力、语料等关键要素,为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上述措施,上海市不仅期望在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上实现突破,还希望在产业生态、人才引进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为人工智能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上海有望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为其他城市提供可供借鉴的有效经验。
这些利好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市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的决心与行动,为广大企业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上海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