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闭幕:800余企业参展,采购意向达162亿元
时间:2025-07-29 14:05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7月28日,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不仅是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盛会,还首次突破了7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展出,集中展示了3000多项前沿展品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创新产品。通过这一,参展企业展示了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多个最新成果,表明了中国在全球AI发展中的领先地位。
在大会现场,多款具有人形功能的机器人如能倒啤酒、打麻将、进行拳击等项目引发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这些展品的出现,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展示,更体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蓬勃发展的雄心壮志。根据大会数据,本届大会发布的项目采购需求达到300项,意向采购金额高达162亿元。这一数据显然展现了各个行业对AI技术融入日常工作的迫切需求。
业内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渗透到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超越了单纯的云端计算,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出现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中。此次大会展出的各种服务型与工业型机器人,标志着AI逐步走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外媒对此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生活的速度相较于其他国家更为迅猛。
本届大会还上升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高度。大会期间,中方提出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的倡议,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媒对此分析称,此举表现出中国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合作方面的积极态度,而美国的反应则显得相对滞后。这样的举动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国际AI领域的话语权。
大会开幕之际,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发布了重磅的大模型产品。京东在当天宣布其言犀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并介绍了其多达750B的全尺寸模型,显示出强大的技术实力。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在大会上展示了三款全新开源的大模型,其性能与行业中的顶尖闭源模型可谓相当;腾讯则发布了混元3D世界模型1.0。各大企业对于自身技术的自信以及产业间的竞争,彰显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创新动力。
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毕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虽然美国在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中国在工程实现和市场规模方面也并不缺乏竞争力。而在国内,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月之暗面与智谱则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展会,但其产品不容忽视。月之暗面发布的Kimi K2模型受到了广泛关注,且在全球开源社区中迅速积累了大量使用者。
在大会中,参展企业展现出的各类AI技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新技术的热情与兴趣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B站的统计数据,上每月都有超过1.4亿用户观看AI相关内容,其中不乏高校学生和年轻职场人士,他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使得人工智能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在中国,AI的应用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并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毕奇表示,中国在AI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企业在技术与工程实施上的积累使得中国有望在未来形成完善的商业闭环,进一步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他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尚未在各个层面与美国并驾齐驱,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的追赶之路显得更具潜力。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也为业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与共赢的。从参与者到观众,大家共同见证了科技与创新的力量,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智能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未来的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的舞台上,将继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