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持续挖角谷歌深度思维,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时间:2025-07-24 06:05
小编:小世评选
在当今科技行业,人工智能(AI)已成为各大科技巨头探索和发展的重要领域。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科技公司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7月23日,据财联社的报道,微软再次从谷歌深度思维(DeepMind)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挖走了一批人才,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行业的竞争。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几个月内,微软已招募了约24名来自谷歌深度思维的员工。其中,令人瞩目的跳槽者是谷歌Gemini聊天机器人的前工程副总裁阿马尔·萨勃拉曼尼亚(Amar Su
amanya)。在谷歌工作了16年的他,近日在领英(LinkedIn)上宣布加入微软人工智能部门,担任副总裁一职。这一人事变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标志着微软在AI人才部署上的一项重大胜利。
微软的挖角行动并非偶然。作为谷歌深度思维的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现已成为微软AI战略的负责人,自他出任这一职务以来,已经成功从他的老东家挖走了超过20名核心成员。在科技公司中,人才的流动性和集中性愈加明显,互相之间的人才争夺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除了萨勃拉曼尼亚,微软还吸纳了其他多名谷歌深度思维的员工,分别包括工程主管索纳尔·古普塔(Sonal Gupta)、软件工程师亚当·萨多夫斯基(Adam Sadovsky)和产品经理蒂姆·弗兰克(Tim Frank)。这些行业顶尖人才的流失不仅让谷歌深度思维面临挑战,同时也迫使谷歌对其AI业务进行组织重组,以适应与OpenAI、Anthropic等初创公司竞争的压力。
面对这些挖角事件,谷歌似乎显得较为淡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深度思维的员工流失率实际上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部分原因可能是谷歌也从微软等竞争对手那里挖走了一些研究人员。而这种人才争夺不仅限于单方面的挖角行为,行业各方始终在互相较量、博弈中寻求优势。
微软的挖角行为并不是孤立事件。实际上,全球科技巨头们正纷纷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资金与资源,不断加大对顶尖人才的招募力度。谷歌也不甘示弱,以24亿美元的价格聘请了人工智能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的首席执行官及其他核心员工,这说明公司在AI方向上的深刻决策。
这场人才争夺浪潮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各大科技公司内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Meta公司,其挖角行动的力度尤为明显。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上月表示,Meta曾向OpenAI的员工开出了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而Meta在一周内成功挖走了OpenAI的8名研究员,并聘请了Scale AI的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和前GitHub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还有一名苹果公司的杰出工程师也以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被挖走。
面对这种情况,扎克伯格在一次采访中坦言,顶尖人才在选择工作时越来越关注资源和自由,而非宣传的头衔或管辖范围。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如庞大的GPU集群,已成为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手段。的科技公司更渴望为自身的AI战略积累资源,以支撑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
业内专家认为,像上亿美元的薪酬待遇对于大型科技公司实际上并不是难以承受的负担。如果被挖者能够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发挥关键作用,这项投资绝对是物有所值。人工智能领域的“赢家通吃”现象也促使这些公司全力以赴去抢占市场先机,争取在AI领域立足。
在人才争夺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微软从谷歌深度思维的持续挖角表明了科技公司在AI竞争中的决心与行动。随着人才流动性加大,这场人才争夺战的热度或将继续升温。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团队的稳固与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在AI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