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布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 机遇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5-07-23 14:2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了《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该白皮书详细分析了广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广西的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态势
白皮书指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政策导向日益明确。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各类文件和标准化体系的逐步完善,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2024年,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相关指南,进一步推动了技术标准的建立。技术方面,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以“模型+数据”的新兴融合模式为特点,国产大模型的技术体系逐步成熟,为各类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产业规模方面,全国人工智能市场已经突破7000亿元,企业和投资区域的聚集效应愈发凸显,应用领域也已覆盖智能制造、医疗、金融、交通等多个行业。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和技术封锁的挑战增多,行业需警惕潜在的风险。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及成就
广西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自2024年以来,广西先后推出17份政策文件,并设立了100亿元产业基金,旨在通过创新“双飞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广西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南宁和柳州为双核的算力网络体系,算力总规模达到了3.28EFLOPS,积极建设公共数据开放,汇聚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助力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与发展。
在高等院校的支持下,广西的行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相关学院相继成立,专利申请量保持平稳增长,显示出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研究的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为民生领域的应用赋能,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广西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日益紧密,已建立了多项跨境合作机制,为促进技术和产业的交流搭建了良好的,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广西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产业规模相对不足、基础支撑薄弱、要素保障不足以及跨境合作不够深入等诸多挑战。广西也有其独特的机遇:跨境数字基础设施的便利性、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丰富的人才语料,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长久以来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广西能够有效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交流渠道,进一步增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对策与未来展望
为应对当前的挑战与机遇,广西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发展战略。广西将创新发展路径,目标是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结地,以促进区域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形成。广西将注重“强基提能”,加强基础硬实力建设,包括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标准等。第三,广西将在创新应用方面出资建设融合产业生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应用实践,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深入合作方面,广西将构建跨境协作机制,强化国际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进科技与文化的交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广西还将统筹考虑安全与发展,确保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为广西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战略指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广西需要在政策、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布局,以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参与和技术的进步,广西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区域乃至国家技术创新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