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抢人大战”加剧:谷歌和Meta争夺核心人才与技术资源
时间:2025-07-22 14:35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大科技公司争相投入资源,在这一新兴领域争夺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特别是在2023年,AI产业的“抢人战争”愈演愈烈,其中谷歌(Google)和Meta(原Facebook)成为了最为活跃的参与者,争夺核心人才和技术资源已成常态。
根据财华社的报道,尽管受到诸如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的影响,美股在2023年第二季度反弹,同时新兴市场因其低估值吸引了大量国际风险资金的涌入。各国也纷纷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新技术和初创企业的快速发展,为AI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据Crunchbase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初创企业的收购交易总额预计将超过千亿美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155%,显示出投资者对新兴企业的热情。
有趣的是,在这些巨额交易中,谷歌收购网络安全独角兽Wiz的320亿美元交易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AI设计初创公司Io的交易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这些收购交易表明了投资者对AI技术企业的偏爱,但在初创企业的投资中,“抢人大战”却成为了最上头的焦点。
Meta在这一争夺战中表现得尤为抢眼。Meta于2023年初大幅上调了2025年的资本开支预算,从392亿美元增加至600亿至650亿美元,显示出其对AI发展的强烈决心。在此背景下,Meta斥巨资收购了数据标注和训练Scale AI的49%股份,并吸引这一的创始人汪滔(Alexandr Wang)加入,主导其AI基础架构和应用研发。Meta也通过收购语音初创公司Play AI和眼镜巨头依视路的股份来进一步扩展其技术优势。
Meta也不乏挖角行动。报道指出,Meta在收购Scale AI时,还相继挖走了OpenAI的多名核心研究人员,甚至以高达2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引进了苹果公司基础模型团队的负责人庞若鸣。这样的“人才截胡”让全球科技业界为之震惊,突显出Meta对人才的渴求。
反观谷歌,尽管在挖角方面略显低调,但其同样采取了极具戏剧性的策略。今年早些时候,OpenAI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公司Windsurf,但谷歌却通过24亿美元的许可费成功吸引了该公司的核心团队,包括其CEO和顶级工程师。这一策略不仅使OpenAI的交易落空,更进一步巩固了谷歌在AI领域的技术优势。
从当前的格局来看,AI产业的“收购战”正从直接的公司收购转向核心人才及技术资源的争夺,这反映出科技企业对竞争策略的重新审视。从Meta的加大资本开支和收购行动,到谷歌通过人才截胡来削弱竞争对手,这些动态都体现了“人才即是壁垒”的新逻辑。
这种围绕顶尖人才和AI基础设施的争夺,正在重新塑造全球科技公司的战略布局。这种变化不仅关乎各自公司的竞争地位,更可能对整个科技产业的权力结构造成深远影响。随着企业纷纷将焦点转向技术转化效率和人才留存能力的竞争,这场战争不仅是企业间的较量,也是全球技术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在无人可忽视的AI产业竞争中,谷歌和Meta两大巨头的博弈,既是对技术的追逐,更是对人才的渴求。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场“抢人战争”或将愈演愈烈,各大科技企业在此领域的角逐,也将持续引发广泛关注。AI的未来,正是人才竞争与技术创新的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