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AI赋能科学研究政策 打造全球领先创新生态

北京发布全国首个AI赋能科学研究政策 打造全球领先创新生态

时间:2025-07-15 04:00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7月11日,北京市科技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专注于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领域的地方政策——《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一政策的发布标志着北京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方面的重大进步,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科学智能创新生态,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注入。

目标与愿景:构建科学智能基础设施

《行动计划》设定了到2027年的三个主要目标:

1. 创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科学基础大模型:这一核心目标旨在实现多模态科学数据的统一表征、建模与分析,为科研人员提供工具,帮助他们快速迭代算法,加快科学发现的进程。

2. 建立高质量科学数据库和异构算力调度: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设不少于十个高质量科学数据库,预计将服务于超过1000万的用户。同时,搭建一个能够降低算力使用成本的异构计算,以提高科学智能领域的供给能力。

3. 实现全流程智能科研:在基础研究、新材料、科学仪器、工业智能化等至少五个领域开展深度应用,形成超过八个标杆应用案例,推进全过程的科研智能化转型。

三大方向引领科学智能发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在发布会上介绍,该政策围绕“前沿引领”“应用赋能”和“协同开放”三个方向展开,旨在更好地推动科学智能的发展。

前沿引领:将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在薛定谔方程、电子结构计算、湍流问题等领域的应用,研发新一代科学计算智能模拟软件工具,推进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和实验表征反演。

应用赋能: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科学数据,整合文献、计算模拟和实验数据,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可信流通。同时建设智能化实验系统,实现计算与实验之间的反馈循环,为科学实验提供更加高效的支持。

协同开放:在药物研发、AI辅助诊疗系统及智能医疗器械的领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航空航天、汽车等重点产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材料智能设计和工艺优化。

海淀区作为试点: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作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核心区,海淀区在这一政策中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重任。海淀区已设立200亿元科技成长基金,并推出了“人工智能人才特区20条”,旨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唐超表示,将重点建设生物医药、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标杆实验室,创建专注于AI的创新街区,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专家解读:北京,引领全球科学智能新潮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专家鄂维南对这一政策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AI for Science正在重塑科研范式。北京作为这一领域的策源地,已产出了全球首个覆盖90多种元素的大原子模型DPA以及玻尔科研空间站等一系列原创成果。此次政策的发布,将进一步巩固北京在全球科学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过此次政策的实施,北京预计将成为科学智能技术发展的全球引领者,助力中国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传统科研模式注入了新活力,推动着科学研究向前迈进。

北京的这一政策是对AI技术与科学研究结合的积极探索,将为全球科技发展树立新的标杆,为构建高效、智能、创新的科研生态系统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北京在科学智能领域的更多突破性进展。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