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新红专”轮在洋浦港成功完成智能系统航行测试,致敬海上丝路文化

新红专”轮在洋浦港成功完成智能系统航行测试,致敬海上丝路文化

时间:2025-07-12 09:55

小编:小世评选

2023年7月4日,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迎来了一位引人注目的访客——全球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此行是“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之旅”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该航行测试展示我国在智能航海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当天中午,“新红专”轮停靠在儋州洋浦,下午3时至5时之间,成功完成了在琼首次“太衍”智能系统的航行测试。这一测试不仅为相关技术的实用化提供了实证数据,更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在智能船舶领域的创新能力。

在测试过程中,“太衍”智能系统展现出卓越的协同能力。在船舶离港后,进行了远程控制试验,随后切换至智能模式进行进港,全程导航成功完成了狭水道航行,并顺利实现了自动靠泊。整个过程流畅稳定,核心测试任务一次性顺利完成,体现了智能航行技术的成熟与可靠。

洋浦港近年来致力于建成“双向双枢纽”的国际海港,提升服务能力,确保不同类型船舶都能获得个性化的服务。海南港航国际港务有限公司生产操作中心副总经理杜成财表示,7月2日,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该码头首航,标志着港口在绿色航运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紧接着“新红专”轮的到来,显示了洋浦在推动智能化和绿色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传承海上丝路文化,7月5日至7月6日,“新红专”轮将在洋浦港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当地的师生们受邀参观,目的是让他们了解智能船舶的运作原理,以及航海技术的历史演变。孩子们通过主题展区的展览,可以从古老的航海罗盘到现代的导航系统,感受技术的演进与变迁,寓教于乐,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新红专”轮由中远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同打造,作为全球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具有多项创新设计。该船总长69.83米,宽10.9米,最高航速可达18.5节,满载能力为1488吨,能容纳科研人员、学生和船员共计50人。其核心系统100%由中国设计和制造,体现了国家在智能船舶领域自主创新的决心。

这艘船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它不仅是现代化航运技术的试验,更是教育和科研的重要载体。船上配备了智能航行、智能机舱和智能实训系统等多个智能化功能,确保从航行到教学的全面覆盖。每个参与其中的师生,都是未来海洋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在这里体验到的是实际的海洋科技与航运技术的结合。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自2020年起便井喷式发展,已跻身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行列。2022年,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81万标箱,成为海南自贸港物流的重要命脉。此港拥有适应现代航运需求的5个泊位,能够接纳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充分体现了其枢纽能力的显著提升。

纵观“新红专”轮自到达洋浦港以来,海上丝路文化与现代智能航运技术的交汇碰撞,仿佛在时空的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和谐交响。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期待在这个时代互为支撑,智能船舶的流线型轮廓映衬在繁忙的港口景象下,展现出一个立足南海、连接全球的新时代港口传奇。

在这次航行测试与文化活动中,“新红专”轮的汽笛声如同一曲引子,奏响了自贸港向海图强的决心与梦想,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对海洋有深厚情感与科学认知的年轻一代。它不仅延续了海上丝路的精神,也为未来的海洋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