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召开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对接会 聚焦防汛减灾与城市安全发展
时间:2025-07-11 12:05
小编:星品数码网
2023年7月9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委员会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功举办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对接会”。此次会议吸引了20余家高科技企业参与,特别集中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旨在对接城市防汛减灾与安全保障等实际需求,推动相关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会议的核心关注点包括如何提升城市在内涝治理、防汛减灾预警方面的能力。通过精准对接,会议为企业与职能部门架起了沟通桥梁,让双方能够分享各自的需求与技术能力。成都市新经济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近年来成都城市治理面临的挑战,通过引入新兴科技,增强城市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
会议上,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发布了包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应急救援”的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提到将在全市重点防范区域构建“成都应急低空鹰眼”系统,部署39台无人机,实现“空地一体”的应急感知网络,以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成都市水务局和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也紧随其后,分别提出了针对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的防范需求,涉及无人机监测、数据识别及应急处置等技术手段。
彭州市与蒲江县通过无人机实施应急救援的成功案例向与会者展示了先进科技在实际防灾中的应用效果。彭州市无人机值守系统对暴雨后的地质状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及时发现了河堤开裂和土体松动的隐患,而蒲江县消防救援队也通过无人机迅速救出了困于河中央的钓鱼者,这些都彰显了新技术在防汛减灾中的重要性。
会议也指出,企业和职能部门对于各自的需求与能力存在一定的不匹配。一方面,迫切需要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提升城市安全与治理;另一方面,企业也渴望获得更清晰的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面对这一现状,成都希望通过本次对接会,促进双方更深入的合作与理解,从而推动新技术在城市治理体系中的应用。
在活动中,多家重点企业如鼎桥通信、成都纵横等展示了其在防汛减灾领域的应用能力。鼎桥的四足应急机器人、成都纵横无人机在多种应急场景中已经得到了应用。成都市经信局相关人员介绍,他们将继续利用“揭榜挂帅”机制,鼓励企业针对提出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解决方案。
除了技术对接,成都市经信局和科技局还为参与企业解读了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的技术攻关项目,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以帮助企业更快进入市场并进行产品迭代。这种政策支持,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更为成都的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前,成都市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正在快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跨足该领域的企业将达到1006家,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79亿元,展现出39%的同比增长率。这样的发展速度,也为城市的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成都的未来在于如何通过智能化、科技化的手段实现市民的安全与城市的韧性发展。此次对接会不仅搭建了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双方在防灾减灾领域更密切地合作,也为成都市打造安全、智慧的现代城市奠定了基础。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的原则,依托多主体、多场景的参与机制,构建常态化的工作模式,为各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市场,加速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中的深度应用,以确保城市安全和民生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