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团队高管庞若鸣离职加入Meta,战略再遭重大打击
时间:2025-07-11 08:25
小编:小世评选
最近,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AI)战略遭遇了重创,尤其是在高管庞若鸣的突然离职后。他曾担任苹果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团队的负责人,这一团队负责开发支撑着诸多苹果核心功能的大型语言模型。庞若鸣的转投Meta,加入其超级智能团队,这不仅对苹果的AI团队构成了直接打击,也进一步暴露出公司在AI领域面临的深层问题。
庞若鸣在苹果的领导下,带领一个约100人的基础模型团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进展,其所开发的AI技术广泛应用于苹果的多项服务中,包括邮件摘要、表情符号生成等。在他的离职之际,苹果内部出现了明显的战略分歧,尤其在新版Siri的开发上,管理层对于技术路线的摇摆不定导致了内部团队的士气下降,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苹果一方面试图基于庞若鸣团队开发的自主模型进行新一代Siri的构建,另一方面又在考虑使用外部模型,如ChatGPT和Claude等。这种优柔寡断的决策导致了技术路线的模糊,令团队成员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充满疑虑。更为严重的是,庞若鸣的离职并不是个别现象,其副手Tom Gunter也刚刚离开,甚至还有不少工程师在考虑跳槽,显示出人才流失的连锁反应。
苹果在AI领域的技术自主性与能力依赖相互矛盾。尽管苹果在多个领域如智能手机和芯片制造中表现出色,通过垂直整合自我控制实现了行业领先,但在AI技术方面却暴露出依赖外部技术的尴尬局面。即使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展示的AI功能也非常有限,只有一些基础的功能而未能推出更具技术含量的应用。
同时,组织架构的混乱和高层决策的调整使得苹果的AI战略愈发迷失。早在今年,苹果高层就对AI产品的表现产生了失望,随后进行了组织结构上的调整,将原本由负责AI战略的副总裁John Giannandrea领导的核心业务转移到其他部门。这种变化看似提升了效率,实际上却反映出对AI发展方向的困惑。
对于苹果如何在AI领域找到新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迫切。虽然Craig Federighi和Mike Rockwell分别负责软件工程和Siri的开发,John Giannandrea则专注于研究工作,但新的权力分配是否能真正推动AI的发展依然待验证。在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苹果需要更加敏捷地响应市场需求,而不是坚持以往慢工出细活的节奏。不容忽视的是,苹果在用户隐私方面的坚持虽然为其积累了一定的品牌信任,但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做法可能会扼杀积累数据训练模型的机会,制约自身的技术进步。
相较于其他科技巨头,苹果在AI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OpenAI凭借ChatGPT迅速崛起,谷歌在搜索和云计算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Meta也通过引进高管和投资迅速增强了技术实力。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苹果没有先发优势,也未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前景堪忧。
Meta的“挖人”策略的确奏效,并推高了行业薪资水平,但单纯的薪资提高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苹果必须向AI人才展示在公司工作的价值和前景。这需要苹果在技术、组织和产品战略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性调整,以重新赢得人才和市场的认可。
庞若鸣的离职只是个开始,如果苹果未能迅速找到解决AI战略根本问题的方法,更多核心人才的流失将不可避免。对于一家曾在多项技术潮流中引领行业的公司而言,在AI时代失去竞争力将是无法承受之重。眼下,苹果还有多少时间来调整战略、扭转局面?在这场AI竞赛中,任何迟疑都可能使其落后于竞争对手。庞若鸣的离职或将成为苹果AI战略的转折点,但最终效果如何,则需要看公司后续的应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