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批发布289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 加速医疗服务创新
时间:2025-07-10 16:45
小编:小世评选
在数字化转型日益加速的今天,医疗卫生领域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2023年7月7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广东省“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名单(第一批)》,展示了289个经过严格遴选的“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产业发展以及医学教学等多个领域,覆盖了12个方面和44个具体应用场景。
此次发布的案例是对当前医疗卫生领域中人工智能应用情况的一次全面标志着广东省在推动医疗服务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于2024年11月联合印发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一共列出了84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而在这短短的半年内,广东省的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在其中44个场景实现了落地探索,展现出其在智能医疗应用方面的积极作为和丰硕成果。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此次公布的案例希望能够为各地医疗卫生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推广和落地。各单位被鼓励加强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探索和实践的努力,致力于丰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南方都市报记者的初步统计,在这44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中,医疗服务管理领域的AI应用场景数量最多。其中,医疗服务管理类场景占据了总数的六成以上,共计27个。这一比例反映了当前医疗行业对管理流程的优化需求,相信通过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极大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在具体的应用案例中,广州、深圳等地的多家医院已开始积极尝试推出各种应用。其中,涉及细胞病理、超声、放射影像等检验检查的案例数不胜数,而针对慢性鼻窦炎、肺结节及心电等专科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表明人工智能在提高医疗诊断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成为目前该领域产业化最为成熟的部分。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00款人工智能医学软件获得了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绝大多数集中于医学影像产品上。这些产品多半用于心脑血管、肺部、骨骼及肝脏病变等的重要影像辅助诊断,显示了AI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不可替代性。
除此之外,南方都市报记者也注意到,在44个应用场景中,较为活跃的几个场景包括智能病历、健康管理、疾病筛查等,调查显示,各医院对这些场景的应用尝试均有10个及以上的落地案例,说明这些AI应用正越来越受到医疗行业从业者的认可与重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吉林省的“人工智能+医疗卫生”模式也逐渐受到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与借鉴。广东省此次发布的289个案例,不仅展现了省内医疗卫生领域对于新兴技术的开放态度,也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望未来,随着更多的医疗机构参与到这一行列中来,人工智能将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精准医疗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广东省首批发布的289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代表了国内医疗服务创新的一次重大进展。通过不断加强智能科技与医疗卫生的深度融合,广东有望在医疗健康行业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