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应用新趋势及场景发布论坛成功举行
时间:2025-07-07 01:15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于7月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这场论坛汇聚了众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和学者,大家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当前数字经济浪潮下的融合应用新趋势。这次活动以“应用落地、场景驱动”为核心主题,深入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如何推动产业的实质发展,并探讨了其在众多行业中赋能的潜力,以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赵超凡在论坛上致辞时表达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视。他指出,北京已经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建立了一整套“政策引导—载体建设—场景开放—生态培育”的发展体系,不断推动着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助力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为推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北京市副秘书长许心超在发言中强调,北京荣获“人工智能第一城”的称号。在全市约35%的备案大模型和40%的顶尖AI人才汇聚于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已经突破3000亿元,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展望未来,北京将持续以应用为导向,积极抓住人工智能创新的机遇,重点发挥信软企业的核心作用,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同时,将实施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行动,构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综合试验区,强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为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朝阳区委副书记、区党组书记聂杰英在致辞中提到,朝阳区作为国际化窗口和数字经济核心区域,借助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科研资源、顶尖人才的优势,努力打造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之城。朝阳区内聚集了近700家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占全市总数的25%,涵盖了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区内还建立了具备全栈国产化服务能力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和全国首个工业AI产业园,为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聂杰英表示,朝阳区将借助此次论坛的成果,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重要高地。
本次论坛上还亮相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与项目,包括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榜TOP100的发布,为行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和应用的上线开启了开源模式,助力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升级。针对新型工业化的供需对接服务也正式启动,以推进产业供需间的精准对接;开源中国发布的“Gitee Xtreme极智AI”致力于推动开源生态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中国移动在论坛上介绍了AI三维能力体系,从而扩展了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当中,行业专家分享了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与探索。百川智能医学副总裁朱祖懿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他提到的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创新理念,包括“造医生”“改路径”“促医学”等方面,目标在于切实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猿力科技集团的党委书记、AI研究院院长程群就教育领域的创新表达看法,他指出,教育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高质量、大规模和个性化教学的兼顾。他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历程,强调多模态大模型Agent参与教学过程所带来的变革。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揭榜挂帅”活动在本次论坛上也正式推出。此次活动精心挑选了12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涵盖了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总预算高达1.1亿元。这些场景需求明确,行业代表性强,将面向全市的创新企业征集解决方案,通过搭建供需对接,促进双方的合作,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实际应用落地。
例如,在“AI+制造业”的场景中,龙头企业京东方展示了其“AI+器件仿真设计的研究与构建”计划,期望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从而提升研发效率。而在“AI+城市”领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发布了一项基于AI的城市路桥隧管养智能决策系统,旨在利用大数据与AI技术来为路桥养护及应急处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此次论坛不仅为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还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相信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