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创投合伙人:AI发展转向产品体验,创业公司迎窗口期
时间:2025-07-05 07:20
小编:星品数码网
在8月的北极光创投封闭会议上,合伙人林路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AI)发展趋势的深刻见解。他指出当前AI技术的演进阶段正经历一个显著的转折点——业界的关注重心正从技术本身转向用户的产品体验,这为创业公司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窗口。

技术发展的现实与挑战
林路提到,技术突破并非总是保持指数增长,尤其是在经过初期的飞速发展后,技术的进步往往会趋于平稳。以ChatGPT为例,尽管它在发布初期引发了轰动并激发了公众的期待,但随后的发展却并不如预期。随着对大模型训练效果的逐渐认知,市场的关注也逐步从“技术领先”转移到了具体应用落地的方式。
这种状态并不罕见,更早一些的自动驾驶技术亦曾受到类似影响,原本被认为几年的技术成熟期最终面临延迟。林路提到,技术的同质化使得大型企业与创业公司间的竞争焦点改变,快速构建差异化产品体验成为当前的主要挑战。
竞争重心的转移
随着基础模型的性能逐渐接近,创业公司能够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和实际应用场景来获得竞争优势。林路强调,若某个产品未能建立强大的数据壁垒或用户体验护城河,它很容易被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基础模型所整合或取代。因此,创业公司需要更加注重客户的具体需求,通过提升产品体验来争夺市场份额。
他指出,AI技术并不会直接改变人类的需求,但它有潜力重塑服务交付的方式,使服务逻辑得到根本性重构。林路以移动互联网为类比,指出当前AI生态的演进类似于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过去经验与市场机会
在林路的经历中,他看到了科技行业中的一些经典成就,这些成功案例往往在市场热潮退去后真正开始显露头角。例如,今日头条等早期企业正是在市场情绪冷却后,以高效的内容推荐和算法驱动的用户体验获得了快速发展。因此,理解用户核心需求并利用新技术提升效率是成功的关键。
今天,AI技术同样在逐渐普及之际,市场上涌现出众多开源模型,类似于当年Android的兴起。林路表示,中国企业在开源大模型领域的发展与美国企业看齐,为本土创业公司打开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同时,他也提到,基础设施的演进(如5G网络的普及)为其应用的爆发提供了严格的支持。
常规服务的升级与新的崛起
在实际应用上,AI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传统流程的升级上,同时它对个性化服务和实时调整策略的能力也赋予了更高的灵活性。例如,一位科技公司的员工通过AI构建了一个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租车客服系统,几乎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效率,还为传统行业的服务交付带来了启示。
正如林路所言,真正的成功在于能够重构服务的商业逻辑。他强调,谁能够在服务本质层面实现创新,谁就有可能在这轮AI浪潮中脱颖而出。因此,打造能替代传统服务的AI产品,不仅是技术应用的问题,更是对用户体验的深入理解与服务模式的全新设计。
AI的发展正在为创业者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市场的成熟与竞争的日益激烈,创业公司将必须在产品体验和用户需求之间找到新的平衡,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赢得立足之地。林路的洞见为创业者指明了方向:在AI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关注用户体验和扎根于真实市场需求的创新将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创业者们不仅要关注技术带来的便利,更要深入挖掘如何通过技术提升人们的基本需求与服务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