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 聚焦数字友好城市建设
时间:2025-07-03 10:00
小编:小世评选
7月2日上午,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及多个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和上千名与会者。大会首日,标志性的“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正式成立,同时启动了2025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赛的AIGC创作大赛,并发布了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3.0版及“京办”智能政务协同办公等一系列数字经济应用,展示了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雄心与成就。
据悉,此次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国务院的批准下,由北京市人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据局、新华通讯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这是双方首次联手筹办数字经济大会,彰显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对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共同期待。大会采用“1+6+N”的框架,即包括一场开幕式、六场主论坛及多场专题论坛和特色活动,以广泛探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解决方案。
开幕式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乌兹别克斯坦副市长拉希莫娃·杜尔多娜·舒库鲁拉耶芙娜等国际嘉宾纷纷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从全球视野出发,探讨了数字技术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强调了国际合作、包容性发展和有效数字治理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尤其是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实践表示高度关注。
城市作为技术革新和政策创新的重要载体,正逐渐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合作的关键力量。在开幕式上,“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的成立仪式顺利举行。该联盟将关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伦理和智慧城市应用等热点议题,致力于深化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生态的共建。
大会还发布了“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集中展示了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成果。这些标杆应用涵盖了交通、医疗、文化和金融等多个城市生活场景,标志着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的深入融合与持续推进。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北京正在打造一个更加智慧和友好的城市环境。“京办”智能政务协同办公的推出,实现了事务的高效在线协作,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利性与透明度。
在实体经济领域,北京也不遗余力地推行数智转型。以首钢为例,其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视觉体系正在推动钢铁制造工艺的全面智能化,彻底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同时,“数字菜田”项目通过农业数据的全息感知网络,推进精准化、无人化的农作管理,展现了数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无限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人工智能数据沙盒3.0版的发布为数据流通与应用打开了新的可能。这一数据沙盒依托北京的人工智能训练基地,以“可用不”的形式促进数据的合规流通,构建了一个包容性强且保障监管的服务机制。这不仅增强了企业对数据共享的信心,也为后续数据交换和业务落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大会期间还启动了2025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赛的AIGC创作大赛,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与创作的深度融合。此次大赛设置了短视频、服饰设计、数字IP和声音创作等多个特色赛道,鼓励全球创作者积极参与,展示其创意和才能。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提到,近年来,北京的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增长,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2400家,市场潜力巨大。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不仅为国内外参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也彰显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担当与定位。通过这一盛会,北京意在展示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力量,推动更高层次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实现“以人为本”的数字友好城市目标。
在未来,北京将继续致力于技术与人文的和谐发展,确保在技术进步中服务于人民,为每位市民提供更安全、平等的数字生活环境,让数字经济的红利普惠每一个人。这场盛会的成功召开,必将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