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治理与政策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5-07-02 06:2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与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主办的全球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还得到了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留美公共政策学会、中国城市研究网络、国际中国规划学会及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与国际事务系的协办,促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学术交流。
此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市治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的200余位学者参会,充分体现了全球城市治理领域的广泛关注。
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上海市将继续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通过促进制度协同与技术赋能,建设智能管理系统,以寻求城市治理的创新路径。同时,他提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上海也将探索“双碳”目标与低空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以期期望此次研讨会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永刚则强调,人本价值取向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提出,未来的产业生态必须是开放协同的,以便共同建设一个安全、公平的社会环境。张主任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各方的共识与合作,齐心协力描绘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则呼吁,需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城市治理的核心驱动力,利用学科与智库的为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丁煌也对此予以响应,他期待跨学科的国际合作能进一步推动智能时代的治理创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智慧。
本次研讨会的形式丰富,多达四个主题的主旨演讲由不同学者主持。主题分别涵盖了“城市数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多元治理与全球城市发展”、“城市治理创新范式与智能驱动”和“城市发展的多维实践与韧性塑造”。国际知名学者Eddie Hui提出的关于现代城市四维引擎的观点,强调了智能、可持续、韧性和宜居的重要性,令人深思。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Mildred Warner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地方在推动公平的过程中越来越具有效果,并倡导在政策制定中考虑多层次的因素。这一论断为各国城市治理者在制定政策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研讨会期间,还设立了19个平行分论坛,以及1个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和2个青年学者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更为细致的交流与探讨空间,促进了跨学科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同时,在研讨会上,共收到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286篇论文投稿,通过评审,共有16篇博士及博士后论文获得了优秀青年学者的奖项。
闭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振全主持,组委会主任陈杰代表组织方对与会专家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并期待明年再聚。
第三届全球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不仅为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度交流的,也为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动力。相信在全球范围内多方合作与智慧聚合的推动下,未来的城市治理将展现出更为蓬勃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