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郑海荣院士探讨未来发展潜力

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郑海荣院士探讨未来发展潜力

时间:2025-07-01 20:15

小编:小世评选

在科技与医学日益交融的今天,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发展潜力备受关注。6月30日,在深圳市电子学会与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围绕“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进行了深度分享。他指出,人工智能的最终形态是生物智能,而脑机接口正是推动生物智能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郑海荣谈到了当前医学领域的数据特性。他指出,医学是全球数据生成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这些数据同样是最需要被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处理的。医学数据通常具有多源性、海量性、多样性、实时性及复杂性等特点。这使得人工智能在整合、分析和处理健康及医疗数据时,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疾病机制、实现大数据融合、推进精准医疗、实施个体化治疗及探索新药靶点的开发。

郑海荣用科幻电影《阿凡达》中纳美人与飞龙之间的无声连接为例,生动地解释了脑机接口的概念。他指出,脑机接口可以抽取人脑中的信号,将这一想法转化为可以控制机器人及其他设备的指令。郑海荣进一步介绍,脑机接口可以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及半侵入式,侵入式的例子如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这种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将微型电极直接植入脑组织中,记录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信号。

在阐述未来的发展时,郑海荣提到,脑机接口的“读”“写”功能有望实现,意味着新技术能够像打印机一样快速传输和存储信息到大脑。这一理念在科学界已有些基础——研究表明,通过特殊声波能够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这使得人们有机会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相反,只需对大脑进行简单的训练,就能提升其活性。

更为颠覆性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同样受到郑院士的重视。这种接口通过光、声、电、磁等物理方法,能在不穿透皮肤的情况下,读取大脑信息。以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假肢为例,这一产品运用数百个神经电极,无需手术,只需戴上护腕便可接收肌电和神经电。这一创新为脑卒中、运动障碍等病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使他们通过意图直接控制假肢,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

郑海荣指出,脑机接口不仅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脑卒中、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各种脑疾病的治疗、诊断和检测上。同时,脑机接口也展现出了巨大的产业化潜力。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我国的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8.8%。这一数据彰显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吸引力及未来发展前景。

在展望下一代脑机接口的技术趋势时,郑海荣认为,未来的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材料和电极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神经功能连接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神经信息的高效翻译。无创神经调控与信息写入技术的发展,将极大推动脑机接口的成熟和应用。他强调,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将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骨科手术、腔镜手术、血管介入及靶向穿刺等方面,脑机接口都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郑海荣院士的讲座使与会者对脑机接口与智慧医疗的前景充满期待。他的见解进一步强调了科技进步与医学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也为今后的研究与创新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岁月里,脑机接口或将引领一场医疗革命,为诸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便利,使智能医疗不断走向成熟与普及。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