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算力建设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算网融合技术成发展新方向
时间:2025-06-18 10:15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演进,中国的智能算力建设正步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新阶段。2025智算行业峰会上,多位业界专家指出,日益激增的算力需求与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要求,推动了算力与网络的深度融合,标志着算网融合技术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面对未来,算力行业亟需描绘出一幅“智算”的新蓝图,来应对其所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算力的需求持续增加,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元宇宙的兴起,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算力变成了支持数字化转型的基石。算力不仅仅是大数据处理的资源,更是许多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素。从互联网到交通、金融,算力资源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成为了推动各行业革新的重要动力。
在这一大趋势下,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对算力的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规模的机器学习和智能训练系统要求高性能的计算能力,这推动了算力的急速增长。未来几年,伴随着大模型和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的普及,相关应用程序将需要更能处理海量数据的强大算力支持,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算法与模型。
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深化,进一步催生了通用算力的快速增长。现代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及服务等各环节,纷纷依赖于数字技术,治理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转型与升级。这种转型不仅需要算力,还需要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业务需求。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算力总规模将突破300EFLOPS,居全球前列,由于算力规模的扩展,所面临的算力缺口也在逐渐加大。
在现有的算力行业背景下,解决供需矛盾,提升算力的有效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算力资源日渐紧张的形势,算网融合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工信部所发布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目的在于加速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算力体系,目的是实现不同主体、不同架构的公共算力资源的标准化互联,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算力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统一的算力标识、增强异构计算和弹性网络能力,可以在现有互联网架构基础之上,实现广泛的算力资源整合与共享。
例如,华为的专家指出,在算力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头部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向算力服务提供商转型时,可以通过算网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智能和高效的算力网络。这样的解决方案不仅能智能调配流量,还能够显著降低训练时间,提高GPU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各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
各地区也在积极推进算网融合的发展。以重庆为例,该市在算力建设上不断发力,构建了多个大型智能计算中心,有力提升了市内的算力供给能力。同时,重庆在运力和存力方面的建设层面提升,基本实现了主城区内算力设施之间网络延迟不高于1毫秒,成为了国内算网融合的示范区域。
中国电信自2019年起便着手布局算网融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在此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他们通过云网融合3.0强调智算网络的构建,推动了跨区域、跨节点的无损计算能力的实现。这一系列的努力最终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智算基础设施,既支持大模型的分布式训练,也为企业的AI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底座。
展望未来,算网融合将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算力的高效使用,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拥抱算网融合将成为推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