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在深圳落幕 两个特等奖花落中国学生
时间:2025-05-28 18:15
小编:小世评选
5月25日,第三届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在深圳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审,最终揭晓了获奖作品。这一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七大赛区的1500多个参赛作品,通过线上评审、线下路演和答辩等多种环节,评选出优异作品。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的王子聿同学凭借其小程序《Timeless China 匠心中国》和广州市第四中学的唐嘉豪同学的《健康轻旅》,分别获得潜龙组和飞龙组的特等奖。
作为腾讯微信与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起的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自启动以来,一直以鼓励全球青少年探索AI编程为目的,特别关注1至12年级的中小学生,旨在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借助小程序实现自己的创意。赛事的举办,不仅让参与的青少年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编程技能,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也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
本届比赛的参赛作品数量和涵盖范围都创下新高,吸引了来自中国的多个城市,如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广东及西南地区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少团队来自中西部地区,展现了这一活动的广泛影响力。在总决赛中,山西、云南和新疆等地方的学生同样表现出色,他们的作品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总决赛上,许多海外参赛团队同样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来自韩国、新加坡、阿联酋和博茨瓦纳等国的青少年团队也收获丰厚,体现出这一赛事的国际化程度。香港地区的同学们则开发的小程序《声声慢》帮助听障人士交流,而澳门的许梓童同学则研发了针对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辅助工具《ChemAssist》,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创新,更体现了学生们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在颁奖典礼上宣布了2025年微信全球探索计划,将在牛津大学举办夏校。这一活动将为参与者提供更前沿的人工智能课程,并首次为家长开放相关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教育的视野和参与范围。
“截至今年,由青少年创建的小程序项目累计已超过10万个,这显示了他们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方面的热情。”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的发起人、微信战略研究院院长周博云指出,虽然当今AI技术迅速发展,但真正具有价值的,还是创造者在代码背后流淌的善意和理念,这是现代教育应关注的重点。
为助力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久前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倡导在全学段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逐步实现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对此,小程序教育的上线,将为师生提供Web-AI新功能,实现对话式的AI编程,无需编程基础的中小学生也能轻松上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小程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熊璋教授在评审中提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结合社会实践,将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此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未来,随着小程序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将发生深刻变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和实践机会。小程序全球创新挑战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搭建了技能展示的,也为全球青少年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提供了机会。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助力学生掌握未来所需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