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英国AI初创公司Builder.ai因财务危机申请破产,曾估值接近10亿美元

英国AI初创公司Builder.ai因财务危机申请破产,曾估值接近10亿美元

时间:2025-05-24 11:10

小编:小世评选

就在一个月前,Builder.ai刚刚完成了一轮重组,在这次重组中,公司将员工人数由770人裁减至仅220人。这家曾在AI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初创公司于2023年5月20日宣布正式启动破产程序,令人震惊。曾在某一时刻,其估值接近10亿美元的Builder.ai的命运让业内人士深感惋惜。

Builder.ai成立于2016年,最初以Engineer.ai的名义在英国伦敦创办,专注于通过AI驱动的低代码/无代码,帮助用户快速构建移动应用和网站。其创始人Sachin Dev Duggal(萨钦·德夫·杜加尔)曾设想公司能够使软件开发变得如同点外卖一样简单:用户只需以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即可通过该自动生成应用程序,根本不需要编程知识。

在早期,Builder.ai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提供从原型设计到上线的全流程服务。公司希望通过降低技术门槛和成本,实现“全民开发者”的愿景。2017年,Builder.ai推出了其首款AI产品BuilderV1,声称其能够将开发速度提速两倍,成本仅为传统开发的三分之一。通过内置的人工智能程序Natasha,用户能在仅需约一个小时内完成80%的移动应用开发,整个产品开发的费用也被控制在2.5万美元左右。

Builder.ai的核心系统Natasha被誉为“全球首位AI产品经理”,其功能涵盖从用户故事生成到导航逻辑的实现。据称,Natasha能够将用户所需的功能通过语音转化为代码,真正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无缝自动转换,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这一切使Builder.ai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2018年,Builder.ai成功吸引了苏黎世的风投公司Lakestar、新加坡的Jungle Ventures以及软银旗下的DeepCoreInc.,其2950万美元的融资在当时被认为是欧洲最大的A轮融资之一。在ChatGPT问世后,AI热度的迅速上升又为Builder.ai带来了更多的资本青睐。至2023年5月,Builder.ai成功完成了2.5亿美元的D轮融资,将其总融资额推升至4.5亿美元,估值一度接近10亿美元。

Builder.ai还与微软达成了战略合作,Natasha被整合到Microsoft Teams中,并接入Azure OpenAI服务,以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尽管站在巨头的肩膀上,Builder.ai的成功却并非尽如人意。

在多项出色技术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早在2019年,《华尔街日报》便揭露了Builder.ai自称的人工智能能力与实际情况的巨大差异。报道指出,公司的许多功能并非依赖真正的而是依靠一群来自印度的程序员,人工完成大部分声称由AI实现的工作。这一爆料令Builder.ai的企业信誉受到严重影响,联合创始人杜加尔对此进行了否认,并表示是前员工造成的抹黑。

随着时间推移,Builder.ai的财务状况却并未好转。2024年3月,内部审计发现公司营收虚报20%-25%;同年3月,杜加尔辞去了CEO职务,而新的CEO Ratia的上任并未改变公司的困境。对于2024年的经济预期,Builder.ai还将营收下调了25%。数据显示,即使到2024年,Builder.ai的收入也仅能覆盖其支出的9%左右,其日均亏损超过50万美元。公司的负债已高达5000万美元,且面临对微软和亚马逊等巨头的大额未偿债务。

Builder.ai在一系列财务危机、管理层动荡以及技术误区的重重压力下黯然倒下。其破产的背后,除了揭示了单一初创公司的命运,也反映了当前AI初创领域内科技热潮与泡沫并存的现实。随着技术的加速落地,许多公司在追求快速上市与融资的同时,是否忽视了永续经营的根本?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场引发广泛关注的行业事件,Builder.ai的倒闭,不仅影响了投资方和企业合作伙伴,也为整个AI行业敲响了警钟。在AI技术应用的氛围中,需更加深入探讨技术的实际可行性与经济行为的理性,使创新与稳健并行。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