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智能创新成果引领未来生活

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智能创新成果引领未来生活

时间:2025-05-24 10:10

小编:小世评选

当冰冷的科技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并被赋予人性化的温度时,这种融合将会展现出无限可能。2023年5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展会以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了多项最新科技成果,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自1998年创办以来,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已成为集中展示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今年,展会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国内外8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领域涵盖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及绿色低碳等多个方向。

在本届科博会的展览区域,吸引大批观众的是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自动驾驶模拟体验区。参观者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利用虚拟场景的显示屏,通过模拟驾驶舱设备“驾驶”这款动车组,从繁忙的北京北站缓缓驶出。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科技的进步,更使大众在体验中感受到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

在展区内,另一款“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也备受瞩目。该产品采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视觉系统,能够迅速规划提取全身经络路径。通过双臂机器人持多物理场调理头,结合高速激震、恒温热疗及磁疗技术,精确把控经络部位、刺激强度及深度,为参观者提供全面、舒适的理疗体验。中科尚易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冉婷表示,该机器人已在北京体育大学为专业运动员提供服务,帮助其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身体恢复,并计划将该产品推广至海外市场,让“数字中医”走出国门。

北京长木谷公司展示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也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该公司发布的“AI+数智骨科全流程解决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手术的精准度与效率,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长木谷公司总经理刘星宇解释道,借助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骨科治疗正向智能化转型,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会现场,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构建的智能学习机与新款翻译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灵活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利用先进的语义程序提升空间理解能力,完成搬运任务;具备垂直爬墙能力并能进行自检与修复的“蜘蛛机器人”,可以顺利应对复杂场景和高难度任务。这些科技成果,展示了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正在重新定义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科技成果的落地需要知识产权的保障。本届科博会首次设立了知识产权服务展示专区,旨在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助力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转化。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19635件,同比增长了10.90%;每万人口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达159.81件,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北京市在全球科技集群中排名第三,彰显了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指出,科技与研发能力是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动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相关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而一些二三线城市如杭州、无锡也在逐步发力,迎头赶上。他认为,中国正处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新阶段,开启了“深度智能化”的应用实践,“智能”正在成为重组生产要素、重塑产业形态的基础条件。

蒲松涛强调,中国需将其全球最大制造业体系等优势发挥到极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各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并让科技成果真正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

来看,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展示科技成果的,更是未来生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通过此次展会,我们看到了科技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科技创新将如何塑造未来,提升生活品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创新成果能够普惠更多人,真正引领我们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行。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