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幕 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及AI展区亮点纷呈
时间:2025-05-24 05:45
小编:小世评选
今天(22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6280家机构、文化单位和企业的参展,展品涵盖了120,000件文化产品,交易项目更是达到了4000多个。此次活动不仅举办了近200场多元交易活动,还设立了22项促进交易的具体措施,意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于茜在现场为我们报道了文博会的精彩盛况。她提到,文博会今年迎来了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展现出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广阔的合作前景。可谓是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吸引了300多家海内外知名品牌参展,确保了展会的高水平。展会现场还展示了诸如全球首个载人飞碟等高科技新品,体现了未来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本届文博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设立了人工智能展区,吸引了60余家AI企业参与。这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也让观众得以窥见未来生活的模样。在这个展区,参展者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如何与文化交融,共同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
在文创中国展区,观众可以欣赏到各类的文创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到文化在消费中的新空间。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崭新的文化体验。现场涌动的人潮,无不彰显出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强烈兴趣。
根据于茜的描述,AI与现代科技的融入使得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文化+科技”的新理念在现场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展览中出现了一组机器人矩阵,展示了机器人的多项才能。记者现场观看了机器人弹奏《梁祝》,这台来自浙江大学的机器人依托于先进的AI技术,能够达到人类六级的演奏水平。它不仅能够自动识别乐谱,还能灵活运用机械手进行准确的演奏。虽然人类音乐家能够进行即兴创作,但机器人则依靠执行指令进行表演,这一差异展现了两者不同的艺术魅力。
现场还有一台可以打咏春拳的机器人,依靠动作捕捉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精准模拟各种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作的自动优化。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魅力,更突显了中国科技的伟大成就。
人工智能的多方位进展不断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态,也创造了更多消费场景。在这里,不同的文化形式与科技手段的结合,为产业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因此,期待本届文博会能为文化产业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和新思路,也为观众呈现更多新奇与创意。
这届文博会不仅仅是一场展会,它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集大成者,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与科技创新的成果。随着活动的深入,预计会有更多惊喜和挑战显现,推动整个文化产业朝着更加多元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希望参展的各个单位和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借助文博会展现出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