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数字化加速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上线助力个性化学习
时间:2025-05-21 22: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数字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2.0智能版的正式上线,教育部庆祝这个里程碑式的时刻,标志着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经走过三周年,这一重要的推出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2.0版本的上线,致力于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智能化应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个性化学习。该在用户体验上进行了全面优化,界面更加简洁与友好,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此次的升级体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蓬勃生机,也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终身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支持。
个性化学习的实现离不开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升级。新版本的通过提供智能化的工具服务,创新了学习方式,实现了“人找资源”向“资源找人”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通过打造“智趣新课堂”义务教育品牌项目,借助动漫形象进行趣味互动和剧情演绎,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良好示范。上线后的点播量已超过5000万,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达到了52万,这充分说明了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
为了支持教师的差异化教学,还开发了智能化的在线搜索引擎,推进虚拟交互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灵活、高效。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以便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赋能教育的潜力也在不断被激发。教育部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从学生学习到教师教学的全面智能化。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了全球首个综合性的机器化学家,能够实现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和自我优化等功能,正在逐步推动教育领域的科研工作效率提升。
随着教育系统内一系列示范行动的实施,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现实。今年,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5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被选拔出来,以示范引领推动各类教育机构的转型升级。这些举措不仅建立了新的教育标杆,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数字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人才培养是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核心议题。在过去三年中,国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紧跟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数字技术相关学科的建设,致力于培养与智能时代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实施了人工智能领域的“101计划”,积极引导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创新。
在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提升方面,各种标准和体系的推动也在不断进行中。《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全国各类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导。而在宁夏和广西等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测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城乡教师间的数字鸿沟得到了有效缩小。
同时,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也在稳步推进。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为全国各地探索跨学段、结构化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今年,许多高校也在积极推出相关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人工智能知识基础。
在教育部等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工作已经得到更深入的开展,各种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不断推进着教育体制的变革。未来,我国教育将依托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让更多学生在智能时代迎接更加广阔的未来。
郑翅在《中国教育报》上指出,数字化的革命已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机遇,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铺就智能化的基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人人皆可成才的美好愿景也正在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