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专家提醒:数字金融与人工智能融合需构建治理闭环以防风险

专家提醒:数字金融与人工智能融合需构建治理闭环以防风险

时间:2025-05-21 16:35

小编:小世评选

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金融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伴随其而来的风险挑战也不容忽视。近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强调了建立全面的治理闭环的重要性,以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风险

莫万贵在会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金融应用中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模型幻觉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金融行业对数据的准确性、专业性和一致性有着极高要求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幻觉,将可能导致重大决策错误。算法黑箱问题使得关键业务的穿透式监管变得困难,这不仅妨碍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也不利于追责,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依赖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风险的集中性也在加剧,这些科技企业逐渐演变成金融生态中的基础设施,其潜在风险不容小觑。

构建治理闭环的必要性

面对上述风险,莫万贵强调了构建“治理闭环”的必要性。这一闭环应涵盖六大参与主体: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科技公司、行业治理组织、监管部门及金融生态系统内的从业人员。各主体需要协同合作,各司其职,在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金融机构方面,莫万贵建议,应更加审慎地考虑AI技术与具体业务场景的适配性,避免盲目应用复杂技术导致系统性风险。降低对大型科技公司的依赖,发展个性化技术,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他强调,人机协同的必要性,金融决策中仍需人工干预,以增强可控性和透明度。

从监管角度来看,莫万贵认为,应坚持“技术是中性的”理念,推动监管工具的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金融科技环境。他建议,监管部门要建立基于风险特征的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设定相应的准入标准,促进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良性互动。监管科技的建设也是提升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

宏观审慎监管策略的优化

在讨论宏观审慎监管时,莫万贵提出了多个建议。一方面,需强调逆周期监管,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测。特别是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境下,是否需要对重要机构附加额外的监管要求,例如,实施个性化模型的压力测试,以确保其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稳健性。另一方面,随着AI技术渗透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措施也应相应加强。跨市场、跨机构的联动效应可能引发更为复杂的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需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管协作,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数字金融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引领金融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潜在的技术风险和市场共振风险也对金融稳定构成挑战。构建覆盖广泛的治理闭环,将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职能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多方协作,建立有效的监管与治理机制,才能确保金融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稳步前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实现技术推动下的金融可持续发展。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