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国产手机AI助手崛起,苹果Siri遭遇重大挑战

国产手机AI助手崛起,苹果Siri遭遇重大挑战

时间:2025-05-20 23:15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手机厂商的AI助手正在逐渐崛起,形成了对苹果Siri的强有力竞争。华为的小艺、OPPO的小布、小米的小爱以及vivo的小V等一系列手机上的原生AI助手,正逐步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这些AI助手不仅在功能上逐渐丰富,而且用户活跃度也在不断攀升,令人瞩目。

最近,彭博社的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就发表了关于苹果公司在AI领域表现乏力的深入分析。他指出,苹果在AI领域的落后不仅是由于决策层对行业发展重视不够,更包括团队内部动荡、人才流失的问题。同时,Siri的架构设计也严重制约了其与新兴的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结合能力。虽然外界对苹果全新AI助手Apple Intelligence寄予厚望,但据内部消息,苹果也在考虑与外部AI供应商合作,这透露出其在重构AI策略上的不安。

与苹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手机厂商在原生AI应用方面正在快速赶超,甚至已经在多个维度上反超了许多互联网巨头。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全域AI应用市场报告》,截至今年3月份,活跃用户规模TOP15的原生App中,多款国产手机企业的产品名列其中。华为的小艺和OPPO的小布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达到了1.57亿和1.48亿,显示出这些AI助手的热度在不断上升,已成为仅次于DeepSeek的重要竞争者。

有趣的是,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互联网巨头如豆包在投放上持续豪掷千金,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并没有稳固优势。春节后的几个月中,自带光环流量的DeepSeek坚守苹果App Store的前三名,然而腾讯元宝却在持续的投入中失去了持续的热度,逐渐跌出了前十名。而在这场AI应用大战中,国产手机制造商则不断加强自己的产品能力,力求在移动领域占据更为优势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生成式AI的浪潮正在推动市场的转变。从早期的网页端AI产品逐渐向移动端过渡,用户对移动AI应用的需求和接受度显著增强。以ChatGPT为例,在上架苹果应用商店后一个月内就获得了500万的下载量,证明了用户更加倾向于便捷的移动端体验。与此相对,百度的文心一言虽然起步较早,但其后续对移动端的重视程度不够,错过了快速发展的良机。

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助手的赛道上,华为和OPPO等手机厂商憋足了劲,纷纷推出以生成式AI为核心的移动应用。随着它们的原生AI助手不断接入新的智能能力,技术更新快速,使得用户对这些产品的期待值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在2023年国内AI手机的出货量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各大手机厂商顺势而为,加速了AI助手在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AI应用的快速发展也给手机厂商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生成式AI要求较高的硬件性能,可能导致手机在使用过程中过热或续航不足。这促使手机厂商必须在提升硬件性能与控制功耗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路。

根据ID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591%,预计在2025年将突破1.18亿台,占据整体市场40.7%。这一市场潜力为手机厂商在AI应用上逆袭埋下了伏笔。由于这些AI助手预装在出厂版本中,用户在购买手机时几乎是自然而然地使用这些应用。这使得国产手机厂商可以通过用户的膨胀基数搭建起更为完整的AI生态系统。

尽管在用户规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产手机厂商们在用户粘性方面却面临压力。在多项用户使用数据中显示,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和即梦等产品在使用频率上远超国产小艺和小布,用户的高频使用体现了互联网大厂在用户体验上的深厚积累。

从根本上看,这场智能助手的角逐依然处于热战阶段,无论是苹果还是国产厂商,最终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真正能够为用户创造价值。如果只是依靠短期内的市场数据和光鲜亮丽的宣传策略,可能并不能保证长期的成功。因此,各大企业在提升应用体验、增强用户粘性以及优化产品功能等方面仍需加倍努力,以期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AI应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