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打造智能教育新生态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时间:2025-05-18 02:30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北京邮电大学(北邮)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勇于探索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力求通过创新成果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体验。
北邮的师生历来的探索成果之一是乒乓球智能训练“乒小智”。该不仅展现了学校在智能体育教育方面的探索,也体现出北邮在融合科技与教育上的努力。学校还推出了课程“码上”,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编程学习支持。
在校园中漫步,西门正前方的校训石,周围环绕着象征性的黑色地砖,摩斯码的设计灵感让人联想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从1844年摩尔斯电报的诞生,到的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科技的不断进步让教育模式创新成为可能。北邮紧抓这一机遇,积极推动“数字教育工程”,力求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在这一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中,北邮不仅关注传统的知识传授,更致力于改变“学知识”到“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转变使得学生更具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未来智能社会中的竞争力。
例如,北邮的“DeepSeek”,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职业挑战与机遇。在面对未来是否会被机器取代的问题时,这一提供的回答是:“要成为人工智能的‘驾驭者’”。北邮鼓励学生提问与探索,培养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自信与主动性。
学校还创新推出了“AI在大前”系列网课,以轻量化的科普方式普及人工智能知识。教师通过短视频和互动授课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复杂的技术概念。面对日益变化的职业市场,北邮设立了多版本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个性化”学习。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构建合适的教学体系与模式。北邮教务处副处长赵慧提到,学校在全面重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已经成为北邮的重要科目,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学生们在理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知识互动。
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北邮的“邮谱”、“邮大师”、“智链”等应运而生,学生不仅可以借助这些工具进行自主学习,还能在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策略上得到建议。尤其是“邮大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从选课到留学、就业的全面指导。
通过整合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智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使他们在理论学习后能迅速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项目中。例如,学习医疗问诊机器人的开发,不仅能提升技术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
科研也是北邮智能教育生态的重要一环。从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开发,到“马上出发创新社”的成员们积极参与教育系统的迭代升级,学校已形成了一个支持创新的良性生态。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数字沃土上,北邮通过联通各方资源,形成学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推动“AI+教育”的生态融合。校长徐坤曾指出,教育理念的创新需要教育者、学习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北邮正是通过这种协同机制,努力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新教育格局。
未来,北邮将继续以繁荣的智能教育生态为基础,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这些年轻的“数字胚芽”将不断壮大,助力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