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举办第二届CCF公益日,推动AI教育普惠行动
时间:2025-05-12 12:0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汇聚了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先人士,共同参与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CCF公益日活动。本届活动主题为“智能向善,公益无限”,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社会各群体的人工智能素养,特别是关注那些弱势群体的学习机会。
此次活动的开幕式上,《CCF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倡议》(上海倡议)正式发布。该倡议依托CCF的丰富学术经验和影响力,呼吁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致力于为不同年龄、地域、身体状况及社会经济背景的人群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学习资源。这包括灵活就业群体、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相对缺乏机会的学生和教师等,这些群体在获取AI教育资源时往往面临许多障碍。
中国工程院院士、CCF理事长孙凝晖在会上发言时指出,过去一年CCF围绕消除信息贫困组织了一系列技术公益活动,这些活动的目标就是希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性。孙院士强调,AI教育和信息服务应当向乡村学校与社区服务中心倾斜,让更多人能够利用低门槛的人工智能工具。孙院士提到,通过适用于方言和老年人的改造,AI技术应该真正向基层普及,让不同背景的人群都能感受到智能时代带来的便利。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也在活动中发表了讲话。他提到,当前社会中AI技术的鸿沟正不断扩大,弱势群体面临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作为国家战略在AI研究中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当积极回应社会责任,思考如何将技术红利转变为真正惠及“多数人的福祉”。金校长期待通过CCF公益日的契机,整合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公益组织的力量,让AI技术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百姓。
此次CCF公益日活动,不仅是技术与公益结合的重要尝试,更是社会对抗信息贫困和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力行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各行各业的面貌,但也带来了数字鸿沟的问题。对于技术的忽视或无法接触,可能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群继续被边缘化。因此,开展像CCF公益日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知识共享,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技术革命中来。
在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教育方式的创新、以及如何实现技术的公平化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认为,未来的AI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竞争,而更是理念与责任的较量。只有把“智能向善”的理念深入推广,才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复旦大学第二届CCF公益日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推动AI教育的普惠行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也为后续相关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为弱势群体架起一座通往智慧、财富与机遇的桥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