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硬件资讯 >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突破2000亿,企业数量增长39.64%

深圳机器人产业链突破2000亿,企业数量增长39.64%

时间:2025-05-12 09:5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深圳的又一重要经济增长点,继无人机产业之后,深圳的机器人行业正在形成强大的产业链集聚效应。根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发布的《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目前深圳地区的机器人企业数量已增至74032家,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12亿元。这一现象突显了深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和驱动力。

具体数据显示,深圳机器人企业的数量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39.64%,产业链总产值则增长了12.58%。这样的增长趋势,使得深圳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机器人产业竞争中愈发占据优势。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值速度为10.50%,而机器人产业的增速则显然更为迅猛。

在产业结构方面,非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比例首次超过了工业机器人企业,达到56.25%。这一变化反映了机器人行业逐渐向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涵盖了从工厂自动化到家庭服务等多种应用场景。同时,推动这一快速发展的因素被认为是结构性的,包括工业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服务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新兴消费市场的拓展,以及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等。

从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源头来看,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深圳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借助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崛起而奠定了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使得深圳在后续的产业推进中能够有效借助原有的供应链优势,迅速推出新产品并进行迭代更新,形成现代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例如,深圳的电动汽车和无人机行业均展示了类似的快速发展模式。

机器人产业尤其受益于深圳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留仙大道成为了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地,涉及触觉传感器、激光雷达、伺服电子、动力模组、机械臂、灵巧手等多个关键领域的企业均在此集中。这对于产业链的企业而言,意味着更低的供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据相关统计,深圳的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0%,产业链供应的本地化率更突破了60%。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所言,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唯一同拥有机电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区域,这为深圳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机遇。

在核心技术与专利方面,2024年深圳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0531件,同比增长35.56%,专利授权数量也达7575件,同比增长36.14%。这一数据表明,深圳不仅在硬件基础上有强大的推动力,在软件及服务层面如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也相当活跃。

深圳的机器人企业逐渐形成的“机器人谷”集中在南山区,该地区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这些学术资源的集聚为机器人研发提供了丰厚的人才基础与技术支持。近几年来,深圳的机器人产业不仅在生产制造上形成强大的硬件优势,相关服务领域的发展也体现了“硬件强,软件不弱”的产业格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也在逐步扩大。据报道,深圳各相关企业正在大规模推动机器人产品从单机作业向群体协作转型,尤其是在未来的工业场景中,群体协作机器人有望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这种具身智能(EAI)的研究与应用,虽然目前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和挑战,但是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深圳市也通过政策来促进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近期,深圳市宣布设立百亿元的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产业基金,意在吸引更多人才与技术,推动当地科技创新与高级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深圳的机器人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未来有望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中占据更显著的地位。随着与市场的共同努力,深圳的机器人产业将继续扩展其发展空间,进一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