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基金聚焦中国科技股,DeepSeek技术突破激发市场信心
时间:2025-05-07 17:45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2025年第一季报陆续披露,外资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动态逐渐显现。不少外资机构迅速把握住科技股结构性投资机会,彰显了对中国科技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以贝莱德、富达、路博迈、安联、宏利等为代表的外资公募,纷纷表示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市场情绪,还进一步加强了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中长期价值的认可。
在第一季度,整体市场风格回归成长,科技股再次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AI时代背景下,涉及芯片、数据中心以及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企业,将受益于产业升级的多重机会。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科技股正迎来国际投资者的新一轮认知重估,相关板块的投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紧密把握科技股投资机会
随着2025年一季报的揭晓,外资公募的最新持仓方向变得清晰。贝莱德的港股通远景视野基金在一季度收益达11.17%,其重仓股票涵盖了招商银行、腾讯控股、紫金矿业、阿里巴巴-W、美团-W等优质企业。贝莱德基金经理单秀丽与杨栋认为,春节期间引发广泛关注的DeepSeek事件,标志着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预计将对中国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基于这一判断,贝莱德对组合进行了调整,倾向于成长风格的投资策略。他们将重点放在互联网龙头与细分AI应用公司上,期望从AI渗透率提升与互联网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中获益。他们还增加了具备海外拓展潜力的创新药企业的配置,认为医疗板块在长期低迷后,有望受到市场情绪改善的推动。
同样,富达传承6个月A的表现也不逊色,一季度实现了6.18%的涨幅,重仓股包括纳睿雷达、德昌电机控股、科大讯飞等。富达基金经理周文群和张笑牧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在筑底阶段,经历调整后的股市开始反弹,以DeepSeek代表的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激发了市场对科技创新的信心。
展望未来,他们认为人才红利将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目前“工程师红利”正在重塑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而“科学家红利”则为中国的产品与服务带来了更多国际领先的可能。
长线看好人工智能投资机会
对于2025年的市场展望,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遇。尤其是在全球人工智能热潮的背景下,DeepSeek的推出进一步展现了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创新能力与技术实力。路博迈基金的副总经理魏晓雪指出,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不仅在市场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即将到来的AI应用时代奠定了基础。
她认为,随着DeepSeek技术的商业化和普及,预计AI应用将更加广泛,科技股的投资机会也将更加丰富。在魏晓雪看来,近期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提高了市场信心,中国科技产品如DeepSeek AI大模型及人形机器人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瞩目,这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信任。
安联基金的分析表明,国内多个层面都将从这些技术进展中获益。例如,中国的数据中心行业将受益良多。DeepSeek的创新证明了高性能芯片在AI应用中的重要性,本土芯片供应商也将因而受益。中国整体半导体生态系统也必将随之改善,而人工智能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边缘设备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接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外,其他科技领域及更多行业也将随之受惠。例如,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正利用DeepSeek的技术提升广告、电子商务和视频的盈利水平。而随着DeepSeek的应用普及,对云服务的需求激增,各种科技创作者纷纷采取此技术以缩短产品开发时间、降本增效。
宏利基金的基金经理吴华指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正在迎来量产元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迅速提升,关键技术环节有望涌现出高成长性公司。半导体领域同样呈现出双重驱动逻辑:一方面,AI算力需求推动先进制程芯片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成熟制程产能扩张、设备与材料的国产替代,使得整个行业在全年内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随着DeepSeek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市场认可,外资机构对于中国科技股的信心愈发坚定,未来的投资布局有望推动中国科技企业更上一层楼,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