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新突破
时间:2025-03-10 01:20
小编:小世评选
作者: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成为热议话题,吸引了众多代表和委员的关注。多位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香港具备发展人工智能(AI)产业的潜力,并能为国家科技创新的进步贡献力量。香港与内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发展,必将在推动两地区域经济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香港拥有强大的AI产业发展基础,这一点不容忽视。作为全球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不仅有成熟的法治环境和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聚集了众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人才。根据统计,目前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共吸引了超过800家AI企业,为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2022年底特区成立重点企业办公室以来,已成功引入24家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三成,展现了香港在AI创新方面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特区在推动人工智能生态圈的建设方面也在不断努力,包括发展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和微电子研发院等基础设施,并对高校的科研促进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香港制造商转型升级至智能制造。根据特区最新财政预算案,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工智能更是其中的关键产业之一。
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与内地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国内地在AI发展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香港若想在这一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与内地的紧密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最近,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发布的HKGAI V1大模型便是通过对内地AI大模型DeepSeek进行全参数微调和持续训练而成,这一成果彰显了两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创新能力。
香港与内地在AI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亟需进一步“打通”。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和完善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香港目前缺乏专门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议各方可从个人数据保护、数据安全共享、算法公平性和透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为香港的AI发展提供专门的法律保障。特区与内地相关部门在科技监管、数据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应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从而降低在技术交流和市场运作中的法律风险。
有效利用合作将是推动两地AI协同发展的关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合作,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具有“一区两园”的特色,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今年,该区域的香港园区即将正式投入运营,首批租户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企业。这为两地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机遇,如何高效利用这一聚集的高端产学研资源,将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香港与内地可以通过互补的方式加强合作,将基础科研和市场应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加以整合,实现“1+1>2”的效果。例如,香港特区财政司长陈茂波近期与多家在港大型科技企业进行合作,旨在将行业中的优秀资源引入香港中小学,希望通过互动交流和实地考察,让学生切身体验AI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励他们的参与热情。
将人工智能发展成为香港的关键产业,将意味着我们需要跳出旧有的发展模式与框架,助力香港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水平更上一层楼。正如陈茂波所言,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抓住全球科技浪潮带来的机遇,和内地的优势相辅相成,必将助力香港在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全面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升级。这个过程中,政策的引导、法律的保障、的搭建及人才的培养,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协同合作,香港与内地的人工智能产业才能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