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言:推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时间:2025-03-09 16:50
小编:小世评选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围绕“如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和“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全国人大代表们积极提出建言与建议,展现出共促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各位代表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从不同角度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袁方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亟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和国家安全。他在会上呼吁,应加速新兴领域的立法进程,特别是提议尽快出台人工智能法,以全面规范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障。这一建议反映了代表们对技术与法律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重视。
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郭永军则关注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的应用问题。他在发言中指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这显示出数字经济的重要地位。他建议加大人工智能在养老事业中的应用,指出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照护。这一想法不仅为兽医贡献了重要的科技支持,也突显了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楼向平强调,掌握AI技术的主导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他提到,最近DeepSeek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其开放源代码的技术路线和成本优势减少了AI技术的进入门槛,推动了产业创新的活跃。对此,他提出要搭建产业AI供需对接,并深化国产AI开源生态建设,以构建包容和多元的AI创新生态。这一提议旨在增强产业链的协同性,从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
在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王斌提出,要紧贴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银发经济的发展,开发AI职业指导师和AI创业规划师,为新兴产业合适的人才。这一建议强调了技能的重要性,表明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将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确保新兴产业的人才储备能够满足市场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王雁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见解。他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运用大数据运算系统,构建国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模型,进而实现对各类技能人才需求的多维度分析。通过技术赋能和多方协同,旨在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有机结合,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从这些代表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推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转型,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立法的保障。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完善,行业应用的创新,还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对接,都是实现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全国人大代表们围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提出的多项建议,既直面行业发展中的障碍,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机遇。通过这些务实的建议,我国的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率先实现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