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呼吁加速构建自主可控AI产业生态,推动国产算力平台发展
时间:2025-03-08 19: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科技领域的知名企业家刘庆峰,在2025年两会期间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呼吁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AI)产业生态,并推动国产算力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刘庆峰的呼声为加速我国AI产业的独立自主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已将"人工智能+"写入工作报告,表明了对该领域的重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算力的构建方面,目前多数国产大模型的训练仍然依赖于进口的算力设备,如英伟达的GPU,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人工智能的自主发展。
刘庆峰认为,必须强调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他提到,除了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市场上其他广泛使用的国产AI产品如DeepSeek、百度文心一言等,均受限于外部技术支持。“在别人地基上建高楼”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当前国产人工智能产业所面临的局限,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制约了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刘庆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他主张积极推动国产算力的研发应用,鼓励公司基于国产芯片进行大模型的训练,从而提升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他还呼吁央国企在采购时优先选择全栈自主可控的AI解决方案,以此来促使技术上的突破与革新。
刘庆峰在会上分享了科大讯飞在地方实践中的成功案例:湖北省利川市利用科大讯飞的自主可控大模型技术,成功打造了中西部首个县域级智算中心。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利川市科技要素流失的问题,还为其旅游与农业等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游利川”小程序,该市以AI技术优化了游客的行程规划、导游服务等各个环节,为游客提供了更为智能化的旅游体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初步构建起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在算力的支持下,利川智算中心不仅实现了算力的集成,还推动了各类AI企业的落地与发展。目前,利川市已经吸引了四家AI企业的入驻,并且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二期扩容,将算力规模提升至150P。同时,AI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覆盖教育、医疗、政务等多个民生服务领域,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享受到“AI+民生”的优质服务。
展望未来,刘庆峰坚信,依托自主可控的算力,基于国产底座训练的大模型将日益成熟,并迅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在技术上要做到对标全球最优,在教育、医疗、司法、交通等众多专业领域中,中国有望实现全球领先。
刘庆峰的提议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呼声,更是对国家技术自主的期望。随着政策的持续倾斜与投入的不断加大,期待在未来,我们的AI产业生态能够逐步成熟,实现自主可控、创新驱动的全面发展。这不仅将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更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切实的便利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