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引发AI开源与闭源之争,周鸿祎预测未来开源将胜出
时间:2025-03-05 18:5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2月22日,在上海举办的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日益引发热议的DeepSeek迅速成为行业焦点。这款突破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势,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的格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对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关注,近期他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有关DeepSeek引发的开源与闭源之争的看法。
周鸿祎指出,DeepSeek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已从不可用的阶段迈向完全可用的新时代。他强调,过去一年里,许多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大量重复的实验,然而DeepSeek的崛起使得各家企业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样一来,企业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重复研发的情况大幅减少,从而为AI领域的长足发展创造了可能。
通过适配国产硬件、降低训练及推理成本以及公开蒸馏等创新方法,DeepSeek降低了AI技术的门槛,让更多初创公司和小型应用得以兴起。周鸿祎对此表示,开源文化不仅能促进技术的进步,还能凝聚起一个庞大的开发社区,使每一个对AI感兴趣的人都能够参与其中。
“开源是一种无国界的文化,这种共享的生态将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一旦在规模上取得胜利,开源模型必然能够超越闭源模式。”周鸿祎认为,目前以OpenAI为代表的闭源模式逐渐走向衰退,而中国的开源动态正在快速追赶乃至超越美国。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中国自己的科技生态,也可能改变全球科技格局。
不过,周鸿祎对OpenAI可能推出开源项目持谨慎态度。他指出,闭源模式与开源模式是截然不同的,试图在已有的模式中转向开源可能会碰壁。OpenAI若真的打算开放部分资源,将面临严重的技术和商业挑战。
随着DeepSeek的广泛使用,其商业化模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周鸿祎坦言,尽管DeepSeek目前尚未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但这种开源模式使得全球数以万计的开发者得以参与其生态,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和技术孵化环境。这种“行业标准”的建立,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当被问及AI技术的安全性时,周鸿祎强调,虽然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和幻觉问题,但更不可夸大。以医疗、法律、金融等行业为例,大模型的幻觉可能带来较大的误判,但这并不能成为拒绝开源的理由。相反,AI行业的安全问题需要以全新的思维去解决,只有通过开源的方式,才能更快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
谈到AI领域中美之间的技术竞争时,周鸿祎认为,虽然目前存在差距,但并没有想象中大。他认为,技术竞争的本质是促进与合作,而不是简单的“生死搏斗”。中国的开源生态正在逐步发展,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开源模式将迎头赶上,广泛应用于和企业,促进工业革命的爆发。
微信等大型接入DeepSeek,让搜索业务的竞争愈发激烈,周鸿祎认为,这不仅是产品价值的体现,也是市场对于AI能力提升的反应。未来,只有具备强大搜索能力的大模型,才能真正提高用户体验,生成更准确的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周鸿祎认为中国应当抓住这一机遇,持续推动科技普惠和生产力提升。他将继续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有关AI发展的建议,力求使中国在国际AI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成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更重塑了行业生态。周鸿祎的观察与洞察,为未来AI的开源与闭源之争指明了方向。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开源都将成为AI发展的主要趋势,推动科技的普及与共享,实现全面的产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