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视台打破传统,春节期间全流程AI播报实现无主播直播新模式
时间:2025-02-25 01:30
小编:小世评选
2025年春节,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在节目制作和播报方面迎来了革命性的转变。《杭州新闻联播》在这期间成功实现了全流程AI播报,将传统的真人主播全部替换为数字主播。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杭州文广集团一直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推动媒体的变革和发展。近年来,该集团加快了对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布局与应用,也在不断培养新型生产力。他们遵循“内容为王、技术驱动、集成创新、开放合作”的指导原则,积极组建短视频AI生产实验车间,致力于实现整个媒体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据统计,目前已成功生成90余个数字主播和20余个智能声音模型,人工智能内容生成的总时长超过3200分钟,涵盖的领域包括区县融媒、政务服务和基础教育等多个层面。
2024年3月,杭州文广集团的AI项目完成了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重大项目任务的首批揭榜,并在4月正式挂牌成为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的短视频生产实验车间。企业还成立了浙江华智万像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集团的AI项目向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迈进,从而为主流媒体的转型提供“文广经验”。
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往往涉及多个环节且周期较长。针对这一痛点,杭州文广集团自主研发了多个智能创作和广播电视播控技术,以“智像万千”智能创作为核心,形成了包括算法模型和AI应用产品在内的完整技术框架。这一系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节目制作的效率,以往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并耗时数小时才能完成的节目,现在仅需不到一个小时便可制作完成。
借助独特的AI算法和专业级的真人拍摄,杭州文广集团成功打造了广播电视级别的超真实数字人。这些数字主播能够高效完成新闻自动播报,释放出真人主播的时间和精力,使其能够更深入地采制现场新闻。例如,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为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特别定制的数字人主播在观众面前首次亮相,标志着杭州市在这一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研发投入的增加,杭州文广集团逐步推动了原有技术人员向AIGC技术开发转型,通过社会化与校园招聘引进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组建了一支近30人的研发团队。这一团队主导的多个项目相继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奖项,彰显了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技术的优越性。
目前,杭州文广集团的AI技术已在《杭州新闻联播》、《青少新闻周刊》和《外卖小哥探班记》等多档节目中广泛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创作,集团还推动了大屏和小屏内容生产与分发的深度融合,先后推出多部AI短视频,获得了包括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在内的多家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和转发。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杭州文广集团首次应用AIGC技术,利用AI生成了关于台风“贝碧嘉”的防台避险系列短视频,迅速在各大屏幕上播放,以提升信息传播的覆盖与影响力。这种灵活而高效的方式有效满足了观众对信息即时性的需求。
集团还着力推动新技术在市域三级融媒贯通联动中的应用,针对区县融媒体中心的需求推出菜单式服务,为不同区域量身定做技术服务,以此有效提升了区县融媒的工作效率,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难题。同时,依托杭州国际网络传播中心,该集团运用AI技术搭建了一站式解决服务,特别是在海外传播方面,其AI传播矩阵的海外社交媒体粉丝已突破3000万,覆盖100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基础教育领域,杭州文广集团同样表现出色。他们通过打造AI互动教学体验区,使学习过程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极大丰富了教育方式。集团还为部门定制开发了多种数字人互动系统,推动政务服务的智慧化升级,以增强与民众的互动体验。
杭州电视台的全流程AI播报实践不仅是传统传媒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更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次大胆探索,展现了未来媒体发展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