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推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政策,单个项目最高获2000万元支持
时间:2025-02-20 18:30
小编:小世评选
武汉市人民于2023年2月18日正式发布了《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旨在加速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并设立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一新政策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武汉在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体系,更为城市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蓝图的实践
此次政策的发布紧随《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武汉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描绘出了一幅清晰的蓝图。武汉市经信局人工智能处负责人介绍,武汉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曾先后推出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同时建立了全国首个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大型社会模拟器,标志着武汉在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地位。
支持措施的亮点
《措施》的核心在于打造一个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政策内容涵盖了十个方面的支持措施,其中突出的三大特点为:精打细“算”、群策群“智”、和“用”智施谋。
1. 精打细“算”: 新政策特别强调普惠性,尤其是在算力供给方面,希望通过小额资金支持,确保每个中小企业都能在算力服务中找到发展的机会。根据具体算力使用情况,武汉市每年将设立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给予企业使用费用的50%补助,最高可达每年20万元,补助期限为三年。这项措施旨在降低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高昂算力成本,从而推动其顺利发展。
2. 群策群“智”: 政策鼓励开源协作,旨在创造一个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对于那些能开展有效服务的开源开放,经过评审后,武汉市将提供最高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于中试,依据设备投资、服务质量等指标,武汉市也将给予高达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武汉希望建立一个有助于各类企业技术进步的协作。
3. “用”智施谋: 新政策导向明确,以实际应用为核心。武汉市将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工业质检、医疗等重要领域,遴选一批性能优越的垂直行业模型,支持其研发和优化,每个项目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补助。同时,每年还将遴选出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与深化。
人才引进与投资生态
除了资金支持措施外,《措施》中还特别提到,要注重引育高端人才,并汇聚形成人工智能百亿元基金投资生态。这不仅有助于武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更通过资本的聚集,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武汉希望借鉴杭州人工智能小镇的经验,通过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提升新兴企业的竞争力。例如,在深度求索的案例中,由于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算力支持,显著降低了企业在模型训练上的投入,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率。
预计效果与未来展望
武汉市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武汉将需要维持每年30%至40%的高速增长,这意味着必须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与技术水平。通过此次政策的实施,可以预见,武汉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未来岁月中迅速成长,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高地。
同时,武汉的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还为全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随着政策的深入落实,武汉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