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启动“人工智能+”发展会议,致力打造全球领先“智造之城
时间:2025-02-18 00:0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苏州市迎来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的召开。这一盛会标志着苏州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2025年大会于2月14日举行,众多行业代表云集苏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在此次大会上,苏州市正式发布了一系列产业和人才政策,宣告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战略,以进一步提升苏州在全国以及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的地位。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并且展示了其强大的人工智能产业基础。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显示,苏州在全国近300座城市中表现突出,位列前十,尤其在智能应用和资本支持指数方面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五。这一切都源于苏州长期以来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深耕与布局。例如,早在2021年,苏州便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
回顾过去,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至2017年,当时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19年,苏州市发布了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聚焦整合资源的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前瞻性的企业逐渐涌现,推动了苏州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截至2024年,苏州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2300亿元,聚集了近700家核心企业,并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众多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江苏南大光电材料和英诺赛科等企业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屡次突破,显示出苏州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巨大潜力。
大会上,还吸引了众多大型项目签约,包括腾讯公司与苏州市的战略合作协议。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为苏州人工智能产业注入了新动力。这些举措表明,苏州已站稳了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苏州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制造业正是其战略重点之一。制造业作为苏州经济的基础,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覆盖广泛,具备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在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半导体等领域,苏州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如波司登利用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华星光电通过智能化改造保持行业领先。这些都表明,苏州正在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
除此之外,苏州市还在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推动AI与各个行业的融合。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的生物计算融合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跨界融合,成为行业内的创新高地。
对于未来发展,苏州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实现产业规模的拓展,更在于提升经济质量与效益。通过建设与完善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苏州将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苏州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不仅是致力于科技创新,还力求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智造之城”的愿景。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会带动苏州在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的地位,也将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未来,苏州将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与创新方面,继续加速前行,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