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 成本降幅超90%引发市场震荡
时间:2025-01-28 22:40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国产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的表现备受瞩目。这一新兴模型在数学、编程及逻辑推理等关键领域展现出了与全球顶尖AI模型OpenAI的o1相媲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其API调用成本却大幅降低了90%至95%的幅度。这一惊人的消息立即传遍网络,并于1月27日让DeepSeek在苹果中国及美国地区的应用商店中收获了免费下载排行榜的第一名,甚至在美国市场上超越了ChatGPT,实至名归地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关注。
DeepSeek的成本效益成为其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据知情人士透露,DeepSeek的V3版本在训练6710亿参数模型时,仅使用了2048块H800 GPU,其总训练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大大低于同类顶级模型如GPT-4的高达10亿美元的训练费用。这不仅突显了DeepSeek在模型优化上取得的显著成就,也对整个AI行业的成本结构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一直以来,科技巨头如OpenAI依赖强大的算力推动AI模型的发展,而DeepSeek的出现显然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模型训练模式。通过显著降低的成本,DeepSeek在推理和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类似的效果,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对AI行业未来走向的关注和担忧。尤其是以英伟达为首的算力相关企业,因DeepSeek的崛起而倍感压力。自ChatGPT4上线以来,纳斯达克指数迅速上涨,英伟达的市值更是翻了五倍。DeepSeek的到来让市场开始重新评估这些公司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
尽管市场反应波动较大,但一些行业分析师认为DeepSeek对算力需求的影响可能被过度解读。虽然英伟达及相关企业的股价短期内受到影响,但其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涨幅过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技术日益进步,计算设备的成本持续下降这一趋势已经成为必然。从早期的ENIAC计算机到现代的个人电脑,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伴随着设备成本的显著降低。因此,将DeepSeek视为对整个算力行业的长期威胁,是未免过于悲观。
AI技术的演进依然在持续进行。目前的主要大模型应用集中在文本处理领域,视觉模型、生成式视频等多模态大模型的出现,才将是打开C端应用市场的关键所在。倘若当前的大模型能够稳步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发展,对算力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新的市场需求将不断被挖掘,这一过程将进一步推动技术的进步与成本的降低。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也面临着复杂的战略选择。一方面,继续对AI技术施加封锁的做法效果甚微,且可能导致美国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丢失;另一方面,若AI的进步真的达到工业革命级别的影响,美国则希望保持领先地位。为了在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同时,推动AI技术的健康发展,美国需要围绕合作与竞争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国内经济数据同样不容忽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份制造业PMI首次跌破荣枯线,降至49.1,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一数据对制造业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加之算力相关股票的表现欠佳,使得A股市场走弱,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微跌0.06%,创业板指跌幅高达2.73%。港股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小幅上涨,反映了市场避险情绪的变化。两市成交额也降至1.1万亿,超过3400只个股出现下跌,市场情绪的低迷引发了投资者的深思。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策略制定与决策需保持理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投资建议需结合个人情况做出科学判断。
好友圈内,DeepSeek的上线和成长是中国AI领域崛起的标志,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成本的重大降低,更是对全球AI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未来,国产AI是否能够持续领跑并保持领先,将依赖于技术创新、市场适应能力及国际竞争态势的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