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科集团与中山大学联合成功完成海底SDM传输实验,获OECC 2025收录
时间:2025-08-08 01:4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中国信科集团旗下的烽火通信与中山大学、杭州硫通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突破——C+L波段包层泵浦多芯光纤放大器的海底SDM(空分复用)传输实验。该实验的研究成果已被国际光电子会议OECC 2025收录为PDP论文,标志着这一技术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认可和推广。
在此次实验中,烽火通信公司研发的7芯单模掺铒光纤与中山大学的科研团队密切合作,共同成功研制出7芯光纤放大器。根据实验结果,各芯在C+L波段的信号增益均高于24dB,且最大芯间增益差低于3.9dB。这一成果不仅展现出先进的光纤技术,更为海底数据传输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OECC(Opto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是亚太地区光电子、光纤传输及光子网络系统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会议之一,为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而PDP论文则是会议中学术质量最高的论文,代表了光通信领域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此项成果的收录为参与的机构和团队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近年来,全球的数据流量正在急剧增加,尤其是在海底通信系统的建设需求方面,传统单模光纤因其容量瓶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多芯少模光纤技术的提出与研究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多个独立纤芯并行传输,从而提升空间复用率,解决容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该技术通过少模设计降低了模间串扰,使得系统能够兼顾大容量与低复杂度,大幅度减少了海底中继器的数量,降低了部署和维护成本,同时确保了长距离传输的稳定性。未来,多芯少模光纤有望成为跨洋干线升级的关键解决方案,推动Pbit/s级超高速海缆系统的实现。
采用多芯光纤传输的优势还体现在空间维度的复用,旨在通过空分复用技术(SDM)进一步增加数据传输的容量。这项技术还能够通过直接的多芯光放大取代传统的单模光纤放大,以降低系统光中继器的功耗,这使得多芯光纤在研究和应用中成为众多科研机构争相攻克的热点和难点。
烽火通信的代表表示,该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多种类型的单模掺铒光纤,包括四芯、七芯等型号,并针对不同技术需求开发出3模、6模等掺铒光纤及7芯OAM(Orbital Angular Momentum)少模掺铒光纤等产品。同时,烽火通信还与国内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多个多芯少模光纤放大器的研制与发展。这些努力必将推动中国光通信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在全球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通过提升海底光缆系统的传输能力,能够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次实验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光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加坚定了科研团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信科集团与中山大学的海底SDM传输实验成功,不仅标志着国内光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揭示了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海底通信能力的广阔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与应用,期待更多创新成果的涌现,为全球通信网络的高效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