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签订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 保障骑手权益
时间:2025-08-03 07:1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骑手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重要一环,其权益的保障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饿了么在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协商算法恳谈会上,正式与骑手代表签署了《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这不仅是饿了么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份专注于网约配送算法与劳动规则的协议,标志着骑手权益保护的历史性突破。
在此次协商恳谈中,双方围绕四大核心算法模型进行了深入讨论:计价模型、调度派单、时间预估和路径规划。这些算法的精准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了骑手的劳动报酬与工作体验。协议涵盖了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机制等多个方面,从根本上保障了骑手的基本权益。
根据协议内容,饿了么承诺将优化现有算法,增强骑手的工作体验。例如,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将自动触发补贴政策,确保骑手在困难环境下的收入不受严重影响。同时,协议明确规定,骑手在正常劳动情况下,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25元。这一举措的实施,势必将为骑手提供更加稳定的收入保障,从而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协议还逐步取消了超时扣款处罚,这一历史性的决定得到了骑手们的热烈欢迎。过去,由于外卖高峰期的调度压力,很多骑手面临因超时配送而遭受扣款的风险。现在,饿了么通过与骑手代表的协商,决定逐步取消这一不公平的处罚,将其改为积分制,鼓励骑手在合规的情况下工作的同时,也给予其更多的尊重与理解。
在安全方面,协议特别强调了动态因素在派单调度中的重要性。未来,配送调度将更加重视交通管制、天气预警、道路施工等因素,避免因算法模型造成骑手在不安全环境下接单。同时,协议中还提到,饿了么将对骑手的配送时速进行优化,确保骑手在配送过程中的安全,避免过快行驶导致的安全隐患。配送过程中,平均时速将控制在15公里/小时,而最高瞬间时速则从25公里/小时降至23公里/小时,这一规则的实施将提升骑手的安全保障。
《协议》还新增了“自主选择休息权提醒”功能。骑手在配送过程中,可自行选择适合的休息时间,这一举措展示了对骑手身心健康的重视。同时,饿了么还计划优化“强制下线”功能,研究延长下线休息的方案,确保骑手的工作时间不会过于疲惫,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连续配送四小时后,系统会提示骑手至少休息20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另一家竞争对手的美团也在实施类似的骑手权益保护措施。美团早在去年12月起,就开始在华东地区试行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扣款,并于今年2月在广西部分城市开展了“超时免罚”试点。在这一背景下,饿了么此次签署的协议显得尤为重要,展示了其在行业中的责任与担当。
饿了么与骑手签署的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不仅为骑手的权益保护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整个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协议的实施,期待更多的能够借鉴这一做法,共同推动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骑手与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骑手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将会有质的改善,一个公平合理的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这一切的变化,都是时代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网约配送行业会更加关注劳动者的权益,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