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投产
时间:2025-08-02 04:40
小编:小世评选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日益加深,中国在电力传输和能源结构改革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径。近日,由中国电建实施的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在综合能源利用和电力系统的创新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工程的投产,不仅是对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一次重大应用突破,也是对可再生能源整合利用的一次探索。陇东至山东工程每年可将甘肃省的风电、光伏电、火电以及储存电量高达360亿度,满足超过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其中绿电占比达50%。这对于推动区域间能源的高效流动,实现低碳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该工程的起点设在甘肃庆阳换流站,终点位于山东东平换流站,全长934公里,途经陕西、山西和河北。工程的建设涉及中国电建旗下多个公司,包括上海电建公司、河北工程公司、山东电建一公司及江西水电公司等。各参与单位通力合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陇东—山东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不仅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能源外送工程,也是国内首次一次性全容量投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它还创新性地应用了“双八百”标准化成果,旨在推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在技术层面,该工程新建的庆阳和东平两座换流站,具备800万千瓦的输送容量。其中,东平换流站是国内首个实现全链条自主化的高端换流站,汇聚了14台±800千伏换流变压器。庆阳换流站项目还被纳入国家首批数字化换流站应用工程,基于数字化e基建2.0的旨在提高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通过现代化的电力设施,工程为各类能源的整合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工程投产的积极影响不仅局限于电力供给,更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陇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同时,该工程也为山东省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电力支持,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和升级。
从长远来看,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促进“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发展,助力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进行。国家层面将进一步深化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陇东至山东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成功投产,不仅是我国电力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也是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这一工程充分展示了特高压技术在新能源整合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推动绿色、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