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 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智能驾驶装车率攀升至66.3%

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智能驾驶装车率攀升至66.3%

时间:2025-08-01 15:05

小编:小世评选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促进,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中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装车率将攀升至66.3%。乘联分会在其最新发布的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趋势的发展背景以及未来展望。

根据报告,在2025年1月至2月期间,新能源乘用车的智能驾驶装车率已经显示出了强劲的上涨趋势。特别是在售价16万元以下的市场细分中,智驾技术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这标志着更多消费者开始接受并愿意使用智能驾驶技术,助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随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智能驾驶在市场中的应用正不断向低价位车型扩展。许多知名汽车制造商如奇瑞、广汽和极氪等,已经明确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量产时间表,这将催生更多具备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出现,进一步推动技术的普及。

在智能驾驶技术中,主动安全技术(AEB)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要焦点。据统计,1-2月期间整体乘用车的AEB装车率达到56.5%,而16万元至24万元的乘用车的装车率则更高,达到70.2%。新能源乘用车更是以62.9%的装车率表现出色。尽管如此,由于AEB功能触发条件较为苛刻,部分厂家近期发生的事故也反映出此技术仍存在一定缺陷。在此背景下,工信部在最近的会议上发表了严禁夸大智能驾驶功能的声明,标志着智能驾驶行业进入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时代。

除了AEB,另一个重要的智能驾驶配置是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目前在整体乘用车市场,该功能的装车率达到了53.5%,而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则达到了64.5%。作为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发展的技术,ACC不仅仅依赖传统的雷达传感器,而是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实现了对周围环境的更精准感知与应对,从而能够显著提升使用的安全性。

自动变道功能(ALC)目前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渗透率为20.3%。该功能能够识别旁侧车道的情况并提醒驾驶员进行变道,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尽管ALC功能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但由于其对硬件的要求较高,目前的整体装车率仍然偏低,这也为未来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留下了提升空间。

自动泊车系统(APA)作为智能驾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乘用车整体的装车率已达到30.1%。该系统能够在狭小的停车空间内自动泊车,大幅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不同车企在APA功能的实用性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消费者选择时需要更加谨慎。

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内车企也在加速实现智能驾驶相关设备的国产化。报告指出经历了2021年的芯片危机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使用自主设计和生产的芯片。目前,国内芯片的国产化率大约为20%,而国企背景的车企这一比例更是相对较高。面对新一轮的加征关税,汽车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将会加快,特别是在模拟芯片领域。尽管在一些成熟的通用设备上国产替代可以加速进行,但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高端应用领域,短期内仍面临不小挑战。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逐渐上升,以及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上的持续努力,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智能驾驶装车率达到66.3%的目标虽具挑战性,但并非遥不可及。未来,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政策的助推,智能驾驶将在带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为安全、便利的出行体验。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