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暂停AI生成摘要测试,们强烈反对
时间:2025-07-31 02:3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维基媒体基金会宣布暂停在移动版维基百科上进行的AI生成文章摘要的测试计划,此举引发了广泛讨论。根据科技媒体404Media的报道,原计划通过使用Cohere开发的开源AI模型Aya,在为期两周的自愿试验活动中测试AI生成的文章摘要。这一计划遭到了维基百科众多志愿编辑的强烈反对,加深了对AI介入人文领域的探讨。
强烈的社区反馈
在维基百科的讨论页面上,众多志愿编辑对此提议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有编辑甚至用“Yuck”(恶心)等简单而直接的字眼来表态,而另一些人则表示“最强烈的反对”或“绝对不行”。这一系列反对声音反映出在这个自由百科全书项目中,社区对内容生成方式的高度重视及其对维基百科品牌形象的担忧。
高级总监Marshall Miller在回复中承认,团队在推出这一想法时缺乏与社区的充分沟通,同时也对社区的反馈表示理解。这番表态已经表明,维基媒体基金会在考虑AI应用时,需要更加重视用户群体,尤其是那些维护维基百科内容质量的编辑们。
崇尚信任和可靠性的威胁
编辑们对AI生成摘要的强烈反对并非毫无根据。一位资深编辑曾警告,虽然技术可能带来效率,但AI摘要的使用可能对读者和维基百科的信誉造成“即时且不可逆的伤害”。维基百科一直以来以其冷静、可靠的特性而著称,添加AI元素是否会对这一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成为许多编辑担忧的焦点。
许多编辑认为,维基百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由志愿者协作编辑所形成的集体智慧,他们担心AI会削弱这种协作模式。一些人甚至将AI比作一个“单一编辑”,指出其在可靠性和中立性方面可能存在问题,而这正是维基百科所重视的原则之一(NPOV)。如果AI生成的摘要出现在文章的显眼位置,可能会无形中影响到读者对信息的信任。
对内容深度的期待
除了对信任的担忧,很多编辑还认为,AI生成的简易文章摘要(Simple Article Summaries, SAS)违背了读者对百科全书的期望。维基百科的宗旨是提供全面且有来源的内容,而简单摘要很容易导致信息失真。但在许多情况下,复杂主题需要深度探讨和背景知识的积累,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可能使得读者对信息的理解变得片面。
未来的展望
在维基百科这个以开放和共创为核心的社区中,如何平衡技术革新与内容质量的关系,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虽然AI在各个行业都在飞速发展,但在需要高度信任和专业性的——如维基百科——上,其应用需要慎之又慎。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新时代,维基媒体基金会应该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倾听志愿编辑的声音。在对AI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验前,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讨论,让社区参与到技术测试的设计与实施中,建立一种由下而上的决策模式。
对于AI生成摘要的测试,维基媒体基金会也可以探索其他方式,而不是直接进入生产环境。例如,进行小规模的非公开测试,收集反馈,再决定其是否适合推广。
维基百科关于AI生成摘要的试验虽然暂停,但这项讨论仍在进行。这不仅是科技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尝试,更是对自身定位与未来发展的思考。维基百科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是这一讨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声音需要被倾听,他们的担忧需要被尊重。只有在保持高质量内容的同时,才有可能在科技的浪潮中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一事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亟需维基媒体基金会与社区共同面对,并为编撰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