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发布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助力提升群众防骗意识
时间:2025-07-27 01:15
小编:小世评选
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花样迭层的背景下,公安部刑侦局与国家反诈中心联合推出《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以增强公众对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此次手册的发布,标志着公安机关对于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与个人信息愈发重视的态度,目的在于为大众提供更加可靠的防骗策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电信诈骗形势。
《2025版宣传手册》采用了“真实案例剖析 + 电诈套路拆解 + 核心反诈提示”的结构,使得防骗信息既丰富又易于理解,给群众提供了一个实用的“防诈盾牌”。手册中详细列出了10种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附以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每一套诈骗手法的运作方式,并逐一揭示诈骗分子的利用心理,帮助易受骗群体增强防范意识。
例如,手册中提到的“假冒客服诈骗”案例,通过对真实受害者故事的描述,诠释了诈骗分子如何通过伪装成知名公司的客服进行信息诈骗的过程。这一类型的不法行为利用了大众对品牌的信任感,诈骗者通过伪造的电话或短信诱导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最终造成财产损失。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手册不仅揭示了具体的诈骗手法,更在于唤起读者的警觉心,帮助他们能力地识别并抵御此类风险。
为更有效地防范电信诈骗,《手册》还介绍了前期公安部联合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七大反诈工具,涵盖了各类反诈应用及热线服务,帮助群众准确认识和快速反应。今年工信部还推出了第八个反诈工具,针对外来电号进行有效甄别,为市民远离诈骗提供了技术依托。
手册特别了20个防骗关键词,形成了一套便于快速记忆和使用的“防诈语汇”。这些关键词不仅能帮助群众快速判断电话、短信的真伪,更能在潜在的诈骗行为面前,为他们提供明确而有效的应对策略。例如,“不轻信”、“独立核实”、“官方渠道”等关键字能够促使问自己:这条信息是否真实或是否有进一步确认必要,从而降低受骗机会。
这份手册的推出,意味着公安部门在反诈工作中的透明度和责任感,极大提升了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对于广大市民而言,了解这些防骗知识是保护自己及家人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面对狡诈的诈骗手法,公众必须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做到未雨绸缪。
有必要普及相关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份手册的信息。各地公安机关可以定期举办反诈骗讲座、线上宣传课程等,普及防骗知识的同时,增加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敏感度。同时,社区组织也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游戏互动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积极参与,实现高效的宣传效果。
公安部日前发布的《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实用的防骗指南,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倡导。希望通过该手册的广泛传播,能帮助更多人建立起对电信诈骗的警惕,形成全民参与防诈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秩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