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奕斯伟计算拟在港交所IPO,三年净亏损累积超50亿元
时间:2025-07-11 00:45
小编:小世评选
近日,国内知名的RISC-V架构芯片企业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奕斯伟计算)于5月30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计划在H股市场上市。这一消息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奕斯伟计算过去三年中累计净亏损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背景下。
奕斯伟计算成立于多年前,致力于研发基于RISC-V架构的智能芯片和具身智能解决方案。该公司以其在消费者电子产品、智能终端及物联网设备中的应用而著称。奕斯伟计算的创始人是曾经的京东方董事长,目的在于将其在半导体行业的丰富经验带入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根据公司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的相关财务文件,奕斯伟计算在2019年至2022年间的财务表现显示出显著的亏损。具体公司在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20亿元人民币,而预计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下降至17.52亿元和20.25亿元。在毛利方面,2022年的毛利为5.18亿元,2023年大幅减少至2.70亿元,2024年稍微回升至3.78亿元。相对应的,净亏损则在人力和资金投入上迅速累积,2022年为15.7亿元,2023年恶化为18.37亿元,而2024年预计仍将面临15.47亿元的亏损。
为何奕斯伟计算在持续的科研和产品开发中会遭遇如此重大的财务挑战呢?有四个主要原因值得关注:
1. 研发投入巨大: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奕斯伟计算需在芯片设计及技术创新上进行大量前期投入。研发技术进步、提升产品性能及可靠性,都是高成本、高风险的长期投资。
2. 规模经济尚未实现:奕斯伟计算的业务模式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成本摊薄和效益提升。目前早期阶段的市场渗透强度不足,导致公司尚未能够充分释放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3. 市场动态波动:全球半导体市场瞬息万变,各类政策、需求及竞争格局时刻在变。奕斯伟计算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消费电子市场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营收和利润表现。
4. 销售成本及运营开支的灵活性:公司需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之间维持平衡,但由于资源和环境限制,导致销售成本及运营开支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影响盈利能力。
通过审视上述因素,可以理解奕斯伟计算的亏损并不简单,而是对当前芯片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全面反映。尽管面临巨额亏损,奕斯伟计算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业务发展和市场机遇。公司的愿景是通过对RISC-V的深入探索,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以期在未来实现盈利。
奕斯伟计算的上市计划受到业内投资者的关注。尽管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但若能成功上市,意味着公司在融资和市场宣传方面将获得更多支持。随着市场对智能化、数字化产品的普及,奕斯伟计算在这个方向的潜力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未来,奕斯伟计算将如何在市场企稳,克服目前的亏损困境,将是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密切关注的焦点。IPO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资金的募集,还在于能否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受市场新需求的驱动,奕斯伟计算有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北京奕斯伟计算的IPO计划在为公司开启新的财务周期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深思。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行业参与者,关注这一发展的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到技术创新与市场探索中,为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