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前机器人负责人:人形机器人不适合工厂环境
时间:2025-07-09 14:20
小编:小世评选
在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许多企业都在探索如何将机器人融入到生产和物流流程中。特斯拉前机器人项目负责人克里斯·瓦尔蒂在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坦言,人形机器人Optimus并不适合用于工厂环境。虽然人形机器人具备前沿技术和可观的潜力,但其人形设计却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并不实用。
瓦尔蒂在特斯拉工作了七年,从参与Optimus项目的组建与开发到离开公司之后的创业历程,让他对机器人的应用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资深机器人专家,瓦尔蒂认为,传统的工业作业往往涉及高度重复的任务,而人形机器人在这方面的设计并不能有效满足相关需求。他的观点是,人形机器人的复杂结构在简化某些重复性劳动时,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拖累。
在他离开特斯拉后,瓦尔蒂成立了Mytra,专注于开发一种“板状”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在仓库内自由移动和运输货物,相较于人形机器人,其技术实现要简单得多。瓦尔蒂强调,使用专门化设计的机器人进行特定任务往往能带来更高的效率,而不是依赖人形机器人那样需要应对多种复杂动作场景的通用型机器人。他指出:“我们还没有达到能够真正投入使用人形机器人的阶段。目前,这还更像是技术发展的阶段,而我们现在则仍处于起步阶段。”
使用人形设计的机器人是否合适?瓦尔蒂用一个简洁的比喻来强调这一点。他提到,人的身体是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而形成的,具备了灵活性和适应力。当谈到重复劳动时,为何要用这样一具复杂且不专一的工具呢?
回顾特斯拉在实现自动化制造的艰辛历程,瓦尔蒂清晰地记得2017年Model 3生产初期的“生产地狱”。当时,马斯克亲自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甚至在工厂车间露宿多日。这一段历史是特斯拉在尝试依赖机器人来提升产能过程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对自动化的追求逐渐深入,马斯克也在后来的言论中承认:“过度自动化是一个错误。”
这一点得到瓦尔蒂的认同。他回忆称,当时的自动化目标过于雄心勃勃,而系统本身难以承受如此高的负荷。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设计,瓦尔蒂和他的团队最终花费了九个月的时间,重新构建了一套更为简化和有效的机器人系统,避免了之前的滞碍。目前看来,特斯拉的经历在整个行业中并不孤独,许多企业都在寻找合适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虽然人形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所寄予的期望令人振奋,但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企业仍需考虑其适用性和成本效益。人形机器人灵活性虽高,但对操作环境和任务要求的复杂性也有所增加。而瓦尔蒂所提倡的通用型设计理念似乎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工业问题。
特斯拉前机器人项目负责人克里斯·瓦尔蒂对人形机器人在工厂环境应用的批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观察视角。在技术持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在选择自动化方案时,需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进行更加细致的评估与对比,以揭秘未来制造业的最佳实践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