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安卓手游下载、分享游戏攻略、电脑硬件资讯、数码科技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 中国发布《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 产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发布《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 产业化进程加速

时间:2025-07-09 10:45

小编:小世评选

5月14日,IT之家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电子学会召集了超过120家单位的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编制完成了《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框架》),该框架于4月底在无锡召开的“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会议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无锡站)”上正式发布。

在当前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局势下,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领域。《标准体系框架》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演进与应用,从整体空间对其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所需的标准内容和重点。这一框架不仅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也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和联动奠定了基础。

《标准体系框架》的发布,不仅体现了在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过程中的积极态度,也明确了未来发展中所需的技术和产业标准。在框架中,行业急需标准项目的清单也得到了系统的梳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应用。同时,框架中还指出了当前产业技术的缺口,引导资本和人才向关键领域倾斜,例如关键零部件的评测以及高质量数据的建设。这将有助于形成创新资源的规模效应,并进一步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步伐,也为相关应用场景的落地提供了保障。

未来,中国电子学会计划继续与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进一步研制。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技术研发的落地,更将助力于标准化的深入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5月13日,“人形机器人”高端闭门会议成功举办,进一步集聚了业内的智慧,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具身智能等新兴概念在今年首次出现在《工作报告》中,标志着具身智能产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根据预测数据,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中,预计到2029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32.7%的份额。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制造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20家,其中中国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一半,数量超过110家,而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数量亦不容小视,分别占据市场的20%和10%。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突显出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日益增长的竞争力。这些统计还仅包括了已经发布相关产品或样机的企业,其实,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企业数量可能更多,因此,实际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人形机器人作为当前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的重要体现,其产业化进程在国家战略与全球市场上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伴随《标准体系框架》的实施,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从而为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是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随着相关标准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展望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扩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得越来越重要的席位。

精品推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